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考察并对比重点村农民与非重点村农民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面的发展现状、需求和改进建议,并分析其在乡村振兴主体性认知方面的异同。具体而言,本文通过对所涉4个重点村和6个非重点村的比较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2009年2月底,福建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接到线索反映,福州有人冒用正规期刊《教育评论》名义进行约稿、组稿,并以此诈骗钱款,案件线索指向河北衡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专门就此案召开协调会,协调相关地区、部门积极配合案件查处。河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摸清了犯罪团伙的基本情况。经查,2008年3月,张文胜等人在衡水市开办了一家网络工作站,并在网...
重点村的打造过程,则是在倾向性的政策支持下,不平衡的外部资源输入乃至堆叠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打造出来的重点村,成为基层政府集成乡村振兴工作成果的平台、向外界进行政绩展示的窗口、应对各类检查评比的万能钥匙。然而,基于大量外部投入的重点村打造模式,蕴含着种种风险,其自身的可持续性存疑;其次,基于“成功可能性”而被选择的重点村,其成为重点村的条件和后续的大量资源...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