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银行资产     检索到  21439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金融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情况。首先,介绍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总体表现。其次,分析了基础资产。最后,对理财产品市场进行总结并展望。

作者:袁增霆 王增武 出版时间:2009年06月

2018年“中央一号文”提出:“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在乡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提出,要发展乡村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普惠金融的支持,村镇银行正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供给者。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村镇银行已达1616家,覆盖全国1286个县,县域覆盖率达到70%,已成为普惠金融的生力军,为实现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

作者:孙国茂 李宗超 闫小敏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本文介绍了广西北部湾银行有限公司的发展现状,提出了2010年的发展思路。

作者:唐平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关键词:现状思路银行

本文首先分析了2009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总体情况,然后对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与评价和外币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与评价作了分析,最后对2010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未来趋势作了展望,也提出了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王增武 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本文将“资产建设(Asset Building)”这个社会政策的新概念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联系起来分析中国的实践。本文既借鉴了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经验,也参考了上海市的“小城镇社会保险”模式,提出了一个在社会保险方面框架性的改革思路。在城市低保方面,文章则借鉴了美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的经验,对运用“资产建设”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提出了框架性的改革思路。

作者:唐钧 杨团 葛道顺 出版时间:2007年07月

本文将从影子银行融资方、影子银行产品投资方、投融资中介等三个方面来剖析中国式影子银行自2010年以来兴起的原因。

作者:高海红 陈思翀 张明 刘东民 肖立晟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命脉,金融资源供给不足,配置不合理,必然严重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进而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业政策性银行应该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然而,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却陷入重重困境,支农功能大大弱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首先,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的理论...

作者:祝健 张传良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作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资产建设指政府通过制度安排,引导和协助低收入、边缘化群体进行资产积累,最终目的是帮助其脱贫解困。推而广之,对于个人及其家庭,乃至一个国家而言,也不仅要关注暂时的收入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有长期的积累,才具有可持续性。应该让每个人参与资产建设,让资产建设实现终身制和具有灵活性,并能够对社会保护与经济发展努力积累充足的资产。作为发端...

作者:刘振杰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