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分析了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所呈现的分析上的复杂性表明,作者努力想要把握住今天资本主义真实世界的某些复杂之处。这个世界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农业公司的总部,蔓延到“农民资本主义”活跃地区的阶级分化,直至引言部分所描述的一些贫苦农民与贫苦工人的挣扎。在这个资本主义世界里,对阶级动力的解读应该始终是这些分析的出发点和核心要素。
国内学术界对阶级阶层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后研究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近年来,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纷纷从自身特有的学科视角出发,运用本学科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对阶级阶层问题展开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结论见仁见智的研究成果,在不断推动理论研究向前发展的同时,也把越来越尖锐、越来越现实的问题摆到案头上来。...
本文内容包括: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结构的几种描述、阶级阶层结构分析范式、中国当前阶级阶层结构测量、中国各阶级阶层的社会态度。
李培林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98年12月,280千字。
社区研究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研究,故一般的社会理论都可以用到社区研究上。社区冲突理论实际上是社会学中的社会冲突理论在社区研究中的实际运用。长期以来,社会学者对社会冲突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整个社会,而对于社区冲突的研究则起步晚一些,直到1957年,美国学者J.S.科尔曼发表《社区冲突》一书,才开始在地方社区范围内研究社会冲突。社会冲突理论是研究社区矛盾冲突的理论基础...
作为分层研究中最具竞争性的概念工具之一,阶级分析从历史上讲就一直处于相当“特权”的位置,斯廷奇康比(Stinchcombe)甚至不无夸张地指出:“阶级是社会学中的唯一自变量”(Wright,1979:3)。在西方社会学近两百年的学科发展史上,阶级研究领域向来是一片大师云集、流派纷呈的学术沃土,吸引着无数社会学家“耕耘”其中。阶级是一个有着明确关系取向的分析概...
本章将视线转向国内的分层和阶层分析,重点聚焦三个议题:一是随着中国社会从“再分配”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分层结构尤其是阶层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其背后的动力机制和具体表征分别是什么;二是对于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经验测量问题,重点介绍了在国内社会学界有影响力的几个分类框架:“十大阶层”(陆学艺)、“五大阶层”(刘欣)、“中国版新马克思主义阶级框架”(...
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中国社会仍一直处于大变动中,变动的目标主要是使贫穷落后的传统的农业、农村社会转变为繁荣富强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经过一化三改、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个五年计划及“十一五”规划等多个社会大变动的阶段,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同...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