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陕甘宁边区     检索到  94  条相关信息

陕甘宁边区法律史研究的现有成果,注重规范分析而对于动态的司法层面关注不够;立足于对制度文本的考察,缺乏对制度实施环境、实际运作、社会效果等问题的分析和讨论,难以揭示和反映制度在实践中的运作状况。该成果在对边区高等法院司法档案挖掘整理的基础上,运用法律社会史方法,动态与静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考察了边区高等法院在边区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关键词:

在延安时期,民族宗教问题一直受党和边区政府的特别重视,对该问题的解决处理以及各民族的和谐共处,内含于边区建设的总方略之中。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坚持贯彻实施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政策,并通过立法为政策落实提供法制保障,开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宗教纲领政策原则法制化建设的先河。这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为陕甘宁边区的发展、团结边区内各族人民共同抗战做出了重要贡...

作者:马成 侯孟良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本报告主要研究了陕西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类型、分布状况;就革命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宣传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对于陕西红色旅游的资源、分布状况和利用程度,发展红色旅游所采取的措施加以研究和论述;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宣传和利用陕西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建议,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发展红色旅游与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更密切结合起来。

作者:樊为之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提起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史,稍微有一些党史常识的人,都会想到延安,想到延安时期,想到延安精神。很多人一提到延安精神,马上就会想到延安精神是什么?一般人的理解,延安精神就是四个字:“艰苦奋斗”,就是八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觉得这种认识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准确、不全面、不深刻、不系统。如果简单地把延安精神理解成“艰苦奋斗”四个字,或者理解成“自力更...

作者:郝凤年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关键词:

本研究在回顾中国共产党家庭政策的基础上,立足于抗战时期根据地的历史情景,围绕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家庭变革进行探讨,力图呈现家庭变革在理想和现实之间遭遇的冲突及融合中所历经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调整家庭政策推行变革是立足于中国实际的一种现实选择。中国共产党在家庭和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中调整处理家庭问题,达到改造家庭的目的,以再建新社会和新国家...

作者:周蕾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劳模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现象。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劳模的含义和特征会有所差异。我国劳模的起源要追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解放区的劳动英雄运动里,已经包含了劳模的最基本的特征和评选制度的雏形。“劳模运动”对当时解放区的经济发展和抗日战争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考察早期的劳模评选制度,能帮助我们今天理解树立劳模的意义,认识劳模产生和评选的民主环境...

作者:包国光 李宗芮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类减贫历史上的奇迹。2014年10月,人民日报评论员撰文指出:“改革开放36年来,中央始终高度关切贫困问题,中国的减贫成就世所瞩目。1978~2010年,按照中国扶贫标准,累计减少2.5亿贫困人口;参考国际扶贫标准,共减少6.6亿贫困人口,全球减贫成就逾九成来自中国。几十年来的坚持不懈,中国不仅成功走出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

作者:文建龙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本文将革命—生产之矛盾的生成情境锁定为1946~1948年间在北方诸解放区乡村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并试图经验性地揭示北方土改时期的“翻身”实践与“生产”实践如何构成了话语—历史矛盾,而这一矛盾又如何影响了北方土改的进程。本文认为,北方土改中“翻身”与“生产”的矛盾构成革命—生产这一中国革命现代性矛盾的原初形态;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话语—...

作者:李放春 出版时间:2005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