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以及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影视产业开始全面走向市场,越来越多的作家主动加入到“触电”的行列。这其中陕西作家“触电”的现象尤为突出。陕西作家不仅以其雄厚的写作实力在影视创作上很快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他们的介入为中国和陕西的影视创作都持续而有力地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
2003年,广东省作协启动了新一轮专业作家体制的改革,不再对签约作家发放创作津贴和出版津贴。这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半个世纪的传统专业作家体制,在广东率先被打破了。广东省作协的这一轮改革由于触动了作协体制最为敏感的神经,因而引起了业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并由此引发了对中国作协体制改革的思考和对签约制的再认识。本章作者从专业作家制度的渊源与弊端入手,为我们介绍了...
本文采访了王健午,现任兴宁市宁中镇鸭桥村党总支副书记兼村委会副主任。他曾服役于湖北广水某空降兵部队,参加过1998年抗洪抢险,2017年应聘为鸭桥村村委会电脑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担任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队长,获2020年兴宁市“最美退役军人”等多项荣誉称号。2017年至今,以微商形式帮助当地贫困户销售红薯、土鸡等农家传统土特产,2018年3月创立“闲...
本文理清了新时期陕西作家的文学创作特点,即以地域为界、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并介绍了三位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最后对新时代背景下陕西文学的未来和发展做了进一步思考。
本文主要记载了2010年陕西文化发展重大事件。
陕西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人才众多,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今天,认真思考谋划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十分必要。笔者希望借此来增强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前瞻性、全局性、规律性的把握,更好地推动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西安高校林立、知识分子簇集,产生了不少领风气之先的网络写手,像李寻欢、李傻傻、 谭易、柳如烟等。但网络文学在历史悠久庞大的陕西文学阵营中,只是一个后到的幼子,不过它应合着时代的步伐,它带着科技社会的晨露,正在走向耳目一新。陕西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的成立,陕西省首届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的举行,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