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新媒体环境中社会组织的声誉风险加大,社会组织如何利用微博进行危机声誉重建变得更加重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雅安抗震救灾中微博运用的分析,发现其存在反应相对迟缓,内容官方话语特色浓厚,以及对公众质疑和谣言不予理睬等问题。虽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已在寻求改变进而重建声誉,但收效不大。本文提出社会组织在借助微博进行声誉重建时的几点策略建议:抢占注意力高地,及时发...
微博以其信息发布的即时性、较强的交互性和不受空间限制的移动性等优势成为公众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影响网络舆论的新力量。微博的出现和发展给突发自然灾害中的舆论引导带来机遇和挑战。本文以四川雅安地震为例,梳理其微博舆论的生成演变过程,分析微博舆论的影响,并探究突发自然灾害中的微博舆论引导策略。
作为生态功能区,雅安的生态建设和生态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中央和省里的要求、离其他省市的生态实践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认真汲取国内外生态建设的有益经验,虚心接受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努力推动雅安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同时,我们恳请各位领导更加关注雅安的生态,关心雅安的发展,在生态补偿试点上得到上级垂青,我们期待雅安能有机会为国家生态建设再立新功、再创佳...
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开启了中国慈善的新纪元。2018年,社会各界纷纷围绕这一事件展开了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从多个纬度对中国慈善过去十年的发展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其中,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在《中国慈善发展报告》出版十周年之际,组织评选了“2008~2018中国公益慈善十年十大热点事件”,为历史留下了一份重要的参考底本。
防灾减灾救灾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之一,也是我国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基础内容,更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场域。近年来慈善行业的广泛参与已经成为推进灾害治理的重要方式,慈善组织也日益成为抵御灾害风险的重要主体之一。本报告致力于:(1)回顾2018年慈善力量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发展现状,概述我国慈善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体系、发展规模以及国际化发展情...
随着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已经成为应急管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告致力于:(1)通过文献研究,回顾2019年慈善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发展状况,梳理我国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政策体制和相关领域进展。研究发现2019年我国慈善参与应急管理在顶层设计、技术应用、能力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推进,参与势头依...
本文是前文内容的深化,即从行政化运作机制、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及社会化运作机制三个方面剖析了自然灾害回应领域社会组织良性运作和专业化运作的一般逻辑。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