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11年,青海城镇文化消费总量增长处于第10位,人均值增长处于第11位。景气评价排行结果:青海城镇在省域横向测评中,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27位;在自身纵向测评中,2000~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12位,2005~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16位,2010~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2位。
“十一五”期间,青海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抓住机遇,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使青海经济平稳发展;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青海金融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机构服务质量提高,结构优化,赢利能力增强,金融机构总体质量得到很大提升,青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实现了“双赢”。本报告通过分析总结青海“十一五”期间经济金融发展情况,指出青海“十一五”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青海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资源富集、形态多样、内容庞杂,内含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水利文化等,源头性、多元性、互鉴性、生态性特征明显,在黄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报告在梳理青海黄河文化特点、肯定已有成绩的前提下,从构建青海黄河文化标识体系、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工程、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强化黄...
2016年,青海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水平实现程度仅为19.6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4.14个百分点,距实现目标还有4/5以上的距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财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青海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青海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行业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偏低。着眼未来,需从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抑制房租过快上涨、加大物价调控力度...
2015年,青海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水平实现程度仅为9、44%,远低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4个一体化实现程度均未超过30%,其中,社会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离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经济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3个一体化实现程度均低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为实现青海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青海省金融业首先要做好支持保障。本报告依据青海省金融资产规模、金融机构数量、保险密度等指标对青海省金融规模以及金融深化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虽然青海金融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针对这些问题,本报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青海2004年出口额在全国排名第三十位,2004年当期指数全国排名第三十位,2000~2004年变化指数全国排名第二十四位。青海2004年没有强势出口产品。十四类产品中,2004年当期指数全国排位没有进入前十名的产品,排名最高的矿产品,全国第十九位。2000~2004年变化指数全国排位进入前十名的有皮革及制品、电子器件、运输设备和矿产品。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