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进入21世纪,中日两国首脑互访频繁展开,中日关系取得一系列新进展。今后中日关系的动向:政治协调将进一步深入,经济关系将进一步加强,民间交往将进一步活跃,环保合作将进一步展开。然而,日本政治结构的独特性,日本国家发展道路和外交政策的变数;中日美三边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的不确定性,中日民众的感情隔阂,都将影响和制约中日关系的发展。可以预期,中日首脑将顺应时代潮流,继...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以来,中日两国在防务交流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成果,但发展历程艰难曲折。防务交流往往是两国政治交流的“晴雨表”,当两国政治关系良好时,防务交流也会进展顺利,一旦政治关系转冷,首当其冲的就是两国间防务交流。因此,对30年来中日防务交流进行回顾和总结,将有助于理解两国政治关系的走向并推动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论清末民初中美商会的互访和合作。解剖发生于清末民初的中美商会的互访和合作活动解释美国资产阶级是如何利用“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与列强争夺市场,扩张经济势力。合作项目对美国方面的主要作用包括继续不断地探测中国的市场行情,直接广泛地向中国推销商品;打通国际金融流通渠道,为扩大对华贸易和投资服务;利用华资发展远洋航运业,以适应对华贸易发展的需要。
本文首先介绍越南和菲律宾对中国在南海活动的担忧,接着介绍越南与菲律宾决定进行联合巡逻,然后介绍中国在南海的一系列活动引起邻国恐慌,最后介绍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与菲律宾开始对抗中国。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后,特别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过程中,中日两国高层互访频率显著提高,其中两国政府首脑的互访意义尤为重大。1982年以后,中国四任国务院总理都对日本进行了访问,极大地推动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快速发展。
除中日高层防务互访和安全磋商外,两国之间还有一些其他的官方或民间渠道的防务交流,包括舰艇互访、部队观摩、互派防务留学生、学术交流等。
2012年12月4~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一次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成员国、观察员国领导人和上海合作组织各机构负责人,以及独联体、欧亚经济共同体负责人与会。会后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会议联合公报》《2012~2016年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推动项目合作的措施清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
2017~2018年民盟政府着重调整政府高层,提高治理水平,继续加强反腐廉政建设,完善国内法律法规。经济上,政府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营商环境,出台优惠的投资政策,并与中国就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取得一系列共识。政府和军方还积极同民地武组织开展政治对话,争取同更多的民地武组织签署全国停火协议,先后召开第二届和第三届21世纪彬龙会议,进一步推...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