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黄河青海流域     检索到  10041  条相关信息

青海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资源富集、形态多样、内容庞杂,内含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水利文化等,源头性、多元性、互鉴性、生态性特征明显,在黄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报告在梳理青海黄河文化特点、肯定已有成绩的前提下,从构建青海黄河文化标识体系、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工程、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强化黄...

作者:毕艳君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

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建设黄河中上游经济带关系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青海省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中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中上游青海段的发展关系整个黄河中上游经济带建设的整体步伐。本文分析了建设黄河中上游经济带青海段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构建全方...

作者:杜青华 魏珍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黄河流域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具有极大差异,牵引其全面发展的可选载体只能是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引领带动作 用,让沿黄地区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能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并与国家 “一带一路” 倡议相衔接,推进国家战略的实施,再造黄河旅游,进而再造黄河,重新赋予华夏中心再发展之芯,是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径...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既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能源、矿产资源供应基地,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由于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关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全面、系统了解和评估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近十年生态环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对于推动该地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2010~2019年黄河...

作者:林建华 金晔 尹栋琳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科学评价其生态环境承载力,对维护我国生态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采用人均生态赤字、万元GDP生态足迹以及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对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四省(区)2010~2019年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2010~2019年人均生态赤字均值为3....

作者:茹少峰 刘惠子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黄河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流域经济带。黄河中上游经济带甘肃段作为全省人口和经济密度较大的区域,流域地形独特,资源富集,产业基础良好,特色产业突出,文化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黄河中上游经济带甘肃段形成了以高效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生态休闲农业等主导的特色农业体系,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及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方向的服务业体系,...

作者:邓生菊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本文探讨的是流域管理从自然流域到社会流域,首先介绍了基于社会水循环的空间区域,接着分析了流域尺度的社会水循环交互作用,最后介绍了基于社会水循环的流域管理政策。

作者:陈庆秋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黄河青海流域面积达15.23万平方公里,干流长度占黄河总长的31%,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占黄河总流量的49.4%,既是源头区,也是干流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坚决扛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本文就青海如何肩负起保护黄河源头重要责任展开论述,明晰了黄...

作者:张壮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