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51.27%,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时代。潘家华、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化,单位制的社会治理体系逐渐解体,随之建立起以城市社区...
本文从社会治理视角出发,以网格化为切入点,选择兰州市A街道B社区为个案,研究分析了A街道B社区网格化发展实践,针对甘肃城市治理精细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未来甘肃省城市治理精细化发展中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构建主体多元、协同共治的治理体制机制,提升城市精细化服务能力和培育专业人才队伍等建议。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流动的加剧以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加速,中国农村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脱地农民或被征地农民越来越多,作为保障单位的家庭和作为保障资源的土地对农民的养老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与此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探索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却一直未有大的突破。因此,在农村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背景下,对农村养老的制度和模式的积极探索就尤为必要。本文尝试从社...
本研究选取红花岗区“旱码头”社区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传统警务模式在“社区稳定”、“百姓民生”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红花岗区以“寄住公寓”创新管理模式为切入点,实现传统警务模式向社区警务模式的三大转向:从被动镇压转向主动疏导;从分散化转向组织化;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实现了“安居”与“乐业”双赢的良好局面,在维护社区治安稳定、落实社区民生服务、促进社区关系和谐和激发...
社区教育是具有区域规定性的“大教育”,强调的是以对人的生长、生活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特定空间——社区为教育场景,注重社区意识的培育,并以服务社区民众为主要对象目标。通过社区教育,使被教育者能以开放、动态、互动的态度处理社区与社会的关系。这有助于社区自治,并且使社区内的各要素得以可持续、和谐地发展。
2008年以来,我国社区工作队伍得到壮大、专业化平台建设得到加强、服务领域得到拓宽,更加讲究专业技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加强。社区工作发展的趋势是和谐社区建设成为其核心任务,其评价标准将更具可测量性。工作范围逐步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正为其搭建新的平台。同时,针对我国社区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岗位设置不标准、总体薪酬较低,建议完善相关...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SH052的结项成果,是一部几乎涉及东北城市社区矛盾冲突所有方面的、系统的社区调研著作。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社区建设刚刚起步,社区建设的内容也很多,本书从社区发展中最紧迫、最重要的问题——社区矛盾与冲突入手,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以典型社区冲突的案例分析为切入点,对东北城市社区如何建设进行研究。从冲突角度来研究社区,不仅是国内社区研...
社区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这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但在实践中,如何使这一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真正能够健康成长,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社区自治需要在适当的治理架构中实现。那么,我们又需要哪一种社区治理模式?如何来处理社区与政府的关系?是否社区治理地位的增强,反而会导致社区自治的弱化?这些都需要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自治与治理的关系。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