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山县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山地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2011年)。全县有15个乡(镇),344个村委会(居委会),1602个村民小组。 2019年4月29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一)扶贫情况
武山县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促进群众稳定增收的根本途径,坚持“一户一策、群众意愿、真种真养、奖勤罚懒”的原则,围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和“五小产业”,健全带贫机制,全方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武山县扶持群众年均种植架豆5万多亩、中药材6万多亩,山地辣椒、水果玉米、乌龙头等特色农作物近1万亩。扶持3200多户贫困户发展猪、牛、羊、中蜂等养殖业和“五小产业”,依靠特色产业的增收曲已在武山全面奏响。
武山县把就业扶贫作为群众致富的“铁杆庄稼”,大力推进就业扶贫。在加大劳务培训和输转力度的同时,制定了促进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援岗稳企12项具体措施,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2013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6.98万人次;累计输转劳动力85.69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5.8万人次,劳务创收达144.39亿元。武山县还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在以往2373个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新开发1170个爱心理发员和公共安全管理员岗位,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
武山县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聚焦深度贫困村和特殊困难户,加大投入力度,补齐脱贫短板,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仅去年,就落实补助资金1854万元,完成旧房改造657户。
(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及基本规划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1.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艺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大就业和产业奖补力度。加大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实施开发式帮扶。加大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帮扶力度,深化“百企帮百村”行动。
2.优先保障粮食安全。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大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耕地提质改造(旱地改水稻地)项目。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种子库建设。全面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
3.着力加快乡村产业培育。做强畜牧养殖业、做优果品产业、做大中药材产业、做活劳务产业、做精乡村旅游产业,健全乡村产业经营体系。
4.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乡村综合治理,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来源:武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图解)
内容时间: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