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距百色市86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362千米。东和凤山、巴马县接壤,南与右江区毗邻,西和田林县交界,北与乐业县相连。县境总面积为2053平方公里,居住着壮、汉瑶3个主体民族。2019年全年有2056户9167名贫困人口、11个贫困村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6%。2020年5月11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一)扶贫情况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可持续扶贫产业进一步稳固,建成猕猴桃、芒果、油茶三大脱贫奔康产业园;落实产业奖补资金1472万元,扶持4232户贫困户自主发展特色产业,全县所有贫困户实现产业支撑全覆盖。村集体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8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教育保障全面加强,“双线四包”控辍保学措施全面落实,发放教育资助补助金3597万元。医疗保障进一步深化,实施75个村卫生室“村医通”项目,全面落实“198”健康扶贫政策。住房保障全面落实,开展农户住房安全鉴定3934户,全面完成2019年贫困户存量危房改造任务,全县2283户易地搬迁户全部入住新居。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建成饮水安全项目63个,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项目310个,硬化村屯道路63条165公里,新建改建4G基站73个,“水电路网”全面达标。就业扶贫进一步加强,引导转移就业1万余人,认定扶贫车间33个。扶贫协作进一步深化,投入帮扶资金1.36亿元,同乐上岗深圳幼儿园开工建设,扶贫风电、有机肥料厂项目前期有序推进。
(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及基本规划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持续推进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突出特色优势农业,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为抓手,加快“三品一标”产业布局优化,年内新种猕猴桃5000亩、油茶5000亩、刺梨4300亩、芒果3000亩,实施茶叶提质改造1万亩。打造县域农业公共品牌,继续加强“乐业猕猴桃”地标产品品控监管。继续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年内力争建成区、市、县、乡四级核心示范区4个。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年内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家庭农场8家,市级农民专业示范社4家,示范家庭农场1家。稳步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突出市场供给导向,出台补贴政策,实施特色蔬菜连片种植2400亩以上,打造乐业特色蔬菜品牌;加快打造优质畜牧业,抓好澳洲龙虾特色养殖项目、稻田养鱼示范项目;强化动物疫病防治,用好用活国家生猪生产政策,全力恢复生猪生产,力争年内水产畜牧业产值达8.79亿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深入推进幼平、雅长库区移民产业“转产上岸”工程。加大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3000亩猕猴桃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推进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国家水土保持“以奖代补”建管模式试点工作。新建重点水源岜木水库工程,实施谐里河河道治理工程。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建立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一委(部)两会三中心”为主体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完善村民自治机制,设立以自然屯为基础的村民理事会、监事会,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平台,推进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加强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开展陈规陋习大整治,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农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推进智慧乡村建设,打造甘田镇、新化镇2个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稳步推进“三农”领域综合改革。稳妥推进林长制、路长制改革,加强林地管理,探索农村道路管养有效机制。探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统一管理、农房建设管控、农业用地管理、农村金融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市场化运作。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
(来源:凌云县政府网)
内容时间: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