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大同镇党委书记何勇在华平村群众会上说:“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需要干部和群众双边使劲,变党委、政府对贫困群众的“输血式”帮扶为群众主动参与形成“造血式”脱贫格局。”他还通过跟大家点对点分析大家的致贫原因、讲诉一个个大同脱贫群众致富故事来勉励在场干部和群众打起精神为脱贫致富奋战!
“干部先锋兵”
“真的要感谢你们,你们搭了大力给我整房子,更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大同镇天桥村8组的李家英激动地对在他家中帮忙的大同镇干部王贵秋说。这句来自群众最质朴真诚的贴心话不仅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真实反映了大同镇帮扶干部和人民群众一起连心携手决战脱贫攻坚的必胜之心。
大雨中,在大同镇民族村的泥石路上,一辆白色的越野车正在蹒跚而行,在一个陡坡路段时由于路面湿滑泥泞,整个车轮陷进泥坑里,焦急的周蕾匆忙下车,四处张望,她冒着大雨行走向附近的村民求助。找到正在家中喂猪的张大哥,再说明情况后,张大哥赶紧叫来了几个群众,带上工具冒雨赶往停车处。大家齐心协力一起铲泥推车,不到十分钟就把车子“解救”出来了。这时候,每个人身上都是雨水和泥浆,而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
周蕾说:“谢谢你们了哦。”其中一位村民摆摆手说:“谢啥子嘛,我认识你,你是驻我们民族村的周委员,我们还得感谢你,是你带领镇村干部把我们几家里的水和房都整安全了!”
群众就是如此淳朴,他们看到干部为他们办了实事好事,就把感恩牢牢记在心里,原来这就是干群关系和谐的制胜法宝。
“你家这个月村集体经济分红多少、衣裳够穿了吗、还有啥子要我帮忙的没?”……,行走在乡村田野,帮扶干部们的真诚话语在田野中回荡,他们踏着一双水桶鞋不论晴雨奔走在田间舍里,与困难群众交心谈心,说说你家春耕忙,说说他家有什么难处需要帮忙。通过一次又一次走访慰问,干部和群众们熟络起来,形成了一幅幅干群齐心摸实情、帮春耕、助生产、解难题的美好画卷。
“群众主力军”
脱贫攻坚不仅需要干部们成为用真心真情真行动带动群众发展的“先锋兵”,更需要群众们要改变根除“等靠要”思想,动起勤劳的双手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力军”,永不返贫!大同镇两汇水村的蔡宗兰一家一直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生活十分拮据。
2016年,大同镇两汇水村以“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推行食用菌种植,蔡宗兰瞄准势头,主动到村申请学习种植经验,成为两汇水村食用菌场的产业工人,月薪3000元。且爱人在食用菌场做零工,月收入也有2000多元。“现在我把土地流转出去还帮到老板干,日子比以前过得安逸多了。”蔡宗兰乐呵呵地对笔者说。
在大同镇同康小区,已脱贫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黄恩丽从农户变为裁缝店的老板;两汇水群众宋福鑫依托大同镇丰富旅游资源自主创业办起了景观鱼塘;民族村30余名农户走进茶山望云峰以采茶增收2000余元......
现在,大同镇脱贫攻坚工作已到了最重要的攻坚关键期,大同镇结合自身实际结合发展了大批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切实做到“村村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大同古镇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人更富了,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奔走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
内容时间:2017-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