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朝林,男,汉族,现年50岁,赤水市植保植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中共党员。
认真学习树形象
自开展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以来,姜朝林同志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党章党规及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积极参加农牧局事业支部组织的各项学习教育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不足,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身体力行、学以致用,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强素质提能力树形象;他积极带头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为全局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同时,他坚持从提高个人素养入手,刻苦钻研政治理论、党章党规和业务知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学习中,他努力做到了三个坚持,即坚持学理论,坚定思想;坚持学业务,提高能力水平;坚持学做结合,强化修养。工作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拓展知识面和提升知识水平,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解决农民或农业企业生产中的遇到的难题。
引进技术助产业
赤水已经建成金钗石斛生产基地7.5万余亩,占国内金钗石斛人工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是我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国家级金钗石斛生产基地。随着金钗石斛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随之而来的病虫害发生危害逐年有加重趋势。金钗石斛作为赤水本地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病虫害防治上,必须严格执行国家GAP标准,不能随意施用化学农药。为了金钗石斛产业发展中的病虫害防控问题,由姜朝林同志牵线搭桥,在贵州仙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配合下,成功引进了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宋宝安院士团队,建立赤水金钗石斛种植与病虫害绿色防控院士工作站,利用贵州大学农药学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基地的技术手段和院士团队技术力量,解决金钗石斛产业发展中的病虫害防控技术问题,特别是金钗石斛茎腐病这一毁灭性病害防治技术难题。
立足本职保安全
植保工作就是植物的卫生事业,农作物和动物一样不可避免要发生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就是植物的卫生防疫,按照“科学植保、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植保工作,实施对环境友好型可持续防控策略。“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姜朝林同志立足本职工作,分别深入旺隆、天台、复兴、长沙、宝源等乡镇指导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点建设,示范面积200余亩,推广应用稻鱼共生、稻鸭共育及生物农药;在官渡、石堡及两河口等乡镇实施水稻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示范面积8000亩,有效地解决农民乱用滥用农药等问题,同时减少了农药用量和提高了防治效果;在大同、复兴、宝源等乡镇的农业企业的生产基地,推广应用太阳能杀虫灯22台,覆盖面积1000余亩,为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了一个档次。除些之外,还经常深入各类种植业基地指导病虫害防治和监督检查农药使用,以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强化培训提素质
农民和农业生产企业对生产技术的掌握程度,决定着劳动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高低。今年以来,姜朝林同志参与各类农业技术农民培训授课10余期,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尽心让自己所懂的每项适用技术注入农民和农业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心中,提升他们的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服务及时解难题
每当接到基层报告发生病虫害不能识别和无法解决时,姜朝林同志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开展调查诊断,及时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出防治和解决办法。如5月10日接到文华办农业服务中心反映,在我市文华办多个藤梨植基地也大面积发生,特别是建设村茶山梨园危害特别严重,如是不及时防治,将严重影响赤水市梨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经及时前往调查,该梨园梨锈病发病株率为100%,病叶率70-88%,病情指数32%。为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蔓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及时提出防治药剂和防治办法,交由果园业主实施防治,同时联合贵州大学开展了梨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通过及时指导防治,确保了该果园未造成重大损失,经7月25日进行验收,亩产量达到1800公斤。
7月7日,接到贵州省中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报告,该公司复兴凯旋村榜上组基地的无花果发生虫害,姜朝林同志及时率领复兴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迅速赶赴该公司基地开展技术服务和指导。经现场观察查看,发现该公司种植的无花果,不同程度的发生了蛀杆性害虫危害,经仔细观察,确定该虫害为天牛幼虫。随后农业专家当场对公司管理人员讲解相关知识和防治方法,为控制虫害的扩展、降低经济的损失打下了基础。这是该同志认真践行“两学一做”、服务“三农”的一次具体行动。
再如7月14日,接到长期镇五七村金钗石斛种植大户刘才德来电反映,说他今年有几十斤石斛花产品销售不出去,叫帮助他联系销售。姜朝林同志急农民之所急,随之帮助他寻找销路,经过多方联系帮助和他本人的共同努力,几十斤干石斛花已于9月中旬销售完毕,将几十斤金钗石斛花产品变成了几万元的经济收入。
又如9月14日,接到黎明村支书王廷科反映,该村核桃基地部分核桃发现死苗现象,请求农牧局派技术人员前往诊断解决。植保站姜朝林带领相关技术人员,深入该村核桃基地进行实地检查诊断和分析,其死苗原因:一是发生了根腐病危害,导致种苗根部表皮腐烂,不抽须根;二是发现根部有白蚁危害;三是该基地土壤贫瘠缺肥严重,植株长势弱。针对这一情况,姜朝林同志及时为该村核桃基地技术人员提出了防治办法和解决措施。
开展研究出成果
针对赤水金钗石斛产业的发展和鉴于没有统一的栽培管理技术这一问题,由姜朝林同志主持,带领一班技术人员,开展了金钗石斛炭疽病不同药剂防治试验,筛选出了防治石斛炭疽病效果较好的药剂,并得到推广应用;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总结出了金钗石斛原生态集约化栽培技术;开展了金钗石斛病虫害发生各类和发生规律综合调查研究。主持编写了《金钗石斛栽培技术》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金钗石斛种植农户和生产企业以及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书籍,而且该书的出版费1.5万元由姜朝林同志本人私人承担。书籍销售量上了北京市新华书店销售排行榜第13位,说明该书的编写出版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
姜朝林同志立足实际,服务基层,发挥专业优势,为赤水脱贫攻坚、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持,为赤水“三农”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年来发表科技论文16篇,培养了2名农技人员晋升高级职称,3名晋升中级职称,荣获遵义市“15851”人才精英工程第二层次人才,赤水市市管专家等称号,曾获得省农业丰收奖、省农委农业科技贡献奖、遵义市农委综合考核奖和各级先进个人十余项。
内容时间:201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