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敖汉旗
护绿色家园 建美丽敖汉——京津沙源治理工程综述
作者:刘忠友刘秀霍明春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

敖汉旗位于赤峰市东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燕山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是京津地区和环勃海经济圈重要生态屏障。
进入新世纪以来,敖汉旗各族干部群众发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接力赛精神,以发展现代林业,构建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林业发展目标为已任,坚决打好生态环境的保卫战,发展现代林业的攻坚战,林业生态建设长足发展的持久战,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截至目前,全旗累计完成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建设任务254.68万亩。其中:完成沙源治理工程人工造林90.16万亩,人工模拟飞播造林5万亩,封山(沙)育林93.49万亩,草种基地0.03万亩,退耕地还林35.5万亩,荒山匹配造林30.5万亩。项目建设总投资76314万元,其中:项目基建投资26469万元(其中:退耕还林种苗补助3300万元),退耕还林现金补贴6690万元,粮食折现补助资金43155万元。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启动实施,有效的遏制了风蚀沙化及水土流失面积,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为敖汉林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捍卫北京后花园生态屏障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生态环境改善。自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营造林245.68万亩,使全旗有林面积增加19.7个百分点。有效控制风蚀沙化面积150.23万亩,遏制水土流失面积104.45万亩。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实行多树种混交造林,使全旗的树种结构得到调整,林分分布趋于合理,生态系统更加稳固,生态效益显著提升,基本形成水不下山、土不出川的良好生态格局。
二、经济效益明显。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农牧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粮食产量、牲畜饲养量大幅度增加。截止2012年末,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66.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5.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30.5万亩。国家累计投入资金53145万元,其中:种苗及造林补助费3300万元,现金补助费6690万元,粮食折现补贴资金43155万元。农牧民人均增收近1000元。
三、社会效益突出。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敖汉旗启动实施,有效的遏制了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优化生态环境,农牧民保护生态意识明显增强,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的增加了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不合理生产方式,使部分劳力从低产田的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集中经营好高产田或从事第三产业,农闲时劳务输出增收。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建立组织,落实责任。为实施好项目工程建设,旗政府成立了由政府旗长任组长,政府办、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扶贫办和农口各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林业局设置造林办公室,具体负责防沙造林、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工程项目的作业设计、项目实施与质量监督。项目验收由旗政府牵头,各部门技术人员按小班验收。各项目区均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生态办,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政府旗长为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乡长为各项目区第一责任人,旗长与各乡镇项目区第一责任人签订了责任状,制定了责任制,并实行工程建设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对重点工程第一责任人负有终身责任。明确规定,对所有工程必须进行全面补植,以保证达到项目建设要求。
强化项目与资金管理,确保工程有序实施。在项目和资金管理上,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严格实行“两制”,严把“三关”,抓好“三个控制”。以效益为中心就是在项目区的选择上优先选择那些危害较重,生态效益显著,治理难度较大的作为项目区。注重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在切实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保证工程建设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效益。在项目施工中实行“两制”即招投标制和合同制,对重点项目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实行招标制并签订合同。在材料管理上严把“三关”即材料设备及种籽种苗采购关、工程施工质量关和资金拨付关。材料设备的采购中均实行招投标制,好中选优。材料设备均有合格证及相关说明书;种籽、种苗实行政府采购,并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即检验证、检疫证和产地标签。在资金管理上实施“三个控制”即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实行“三专一封闭”管理,并实行报账制,坚持前期工程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的资金控制。工程建设资金到达旗财政后,旗财政部门根据林业局的验收结果,及时将资金拨付到各项目区,并严格按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报账和列支,把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中,有效的杜绝挤占、挪用和滞留现象发生。同时资金审计办公室对各个资金使用环节进行跟踪审计,确保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
注重科技培训,增加工程科技含量。连续几年罕见的旱灾,给工程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为此,造林各项目区坚持不混交不造林、乔灌草相结合,适地适树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树种结构。采用了客湿土坐水栽植、营养袋、根宝Ⅱ号、ABT生根粉、覆膜造林等系列抗旱造林措施,平均成活率达80%以上。旗林业局多次举办培训班,加强基层技术人员及农牧民造林技术的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把造林新技术应用到实际造林当中,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创新机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2009年开始,项目建设实施了“先造后补造林、合同制造林、招投标制造林”等造林新机制,与造林户签定造林合同,对封山(沙)育林项目实施招投标,以造林成活率和封育整地及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为项目资金的兑现依据,有效的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增加全旗营造林的科技含量,实现了造林成活率有保障,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有保障,管护及抚育有保障,为项目的管理及造林质量注入了新生血液。
建设与保护并重,加大工程项目管护力度。坚持“一分建,九分管”,在搞好工程建设的同时,突出工程建设成果的保护工作, 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区全部实行了禁牧、封育,实行舍饲、圈养。同时,加大了管护执法力度,各乡镇苏木人民政府都建立了管护队伍,实行责任人制度,旗林业局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项目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深入实施,各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已经把工程建设作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改善生态,保障民生,已成为各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工程建设中,全旗计划完成林业工程建设面积200万亩,其中:完成沙源人工造林60万亩,退耕还林50万亩,封山(沙)育林90万亩。


内容时间:2013-08-1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