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敖汉旗
敖汉旗富民牛路越走越宽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

近日,敖汉旗金厂沟梁镇段木梁养牛小区再添新成员,58头基础母牛不远千里来到该小区安家落户,人欢牛叫,牛主人喜上眉梢,手脚麻利地为牛儿放水拌料,隔离消毒,按规程开始了新一轮养牛作业。据了解,如是情景在敖汉旗大部分乡镇几乎每隔三五天就要精彩上演一番。“养牛让我们走上了富裕路”已经成为了当地农牧民的普遍共识,肉牛产业也被敖汉旗委、旗政府誉为“绿色敖汉的朝阳产业”,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敖汉旗多年的生态建设成果不断转化增值,年产优质饲草8亿公斤以上,同时拥有耕地面积247万亩,秸秆年产量达到6亿公斤以上,林草资源富集,肉牛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其二,当地群众养牛历史久远,经验丰富,“为牧而农”、“为养而种”的思想认识高、基础好,传统饲养方法与现代高新技术完美结合,家庭规模养殖已然驾轻就熟;其三,2005年以来,旗委、旗政府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加大肉牛产业推广力度,一套人马、一系列措施、一抓到底,按照“小规模、大群体,整村推进、遍地开花”的整体思路,坚持不懈抓引进,千方百计增数量,扎扎实实扩规模,科尔沁沙地南缘肉牛产业集中区和优势商品牛生产基地业已成型,2009年牧业年度肉牛存栏11万头,出栏6.5万头,均是2004年的3倍,肉牛产业已经成为旗委政府放心的产业,乡村两级干部敢抓的产业,广大养殖户满意而且稳定增收的产业。
增投入保证牛源。按照“七定”(定村、定户、定牛源、定资金、定防疫、定品种、定服务)要求,在责任落实、贷款协调、宣传发动、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逐步使全旗肉牛产业由购入型向基地型转变,努力形成“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支队伍、一套措施”的工作格局。科学制定优惠政策,扶持肉牛产业发展。对旗外引进优质基础母牛的,每头牛扶持贷款4000元,对贷款实行全额贴息,贴息时间一年半,并在用地、资金、棚圈、青贮窖、饲草加工机械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将扶贫项目、沙源治理项目及银信贷款等打捆使用,向肉牛产业倾斜。2009年,全旗共投入肉牛产业资金6085.6万元,其中财政投入263.6万元,乡镇苏木投入70万元,群众自筹和银信部门投入贷款5727万元,用于基础母牛和架子牛的购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建协会保障链接。成立了敖汉旗肉牛协会,并建立乡村级肉牛合作经济组织30个,发展经纪人150人。发展存栏牛1万头以上的乡镇苏木2个,存栏牛2000头以上的村(嘎查)5个。在四家子镇成立了敖汉旗塞沃肉牛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投资总额200万元,占地100亩,入社成员与合作间以投资入股方式经营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社供应社员所需架子牛,负责社员架子牛的育肥、销售、运输及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合作社采取统一引牛、统一标准化饲养操作规程,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五统一”模式,现已发展社员216名,经多次外出实地考察牛源,已为社员引进基础母牛200多头,架子牛280头,有力地拉动了敖汉肉牛产业的发展。金厂沟梁镇在养牛重点小区建立了石桥子村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现在入会会员达到35户,入会基金超过20万元,担保贷款能力达到200万元,从根本上解决养牛户借贷难、贷款额度小、手续繁杂的问题。
强服务促进升级。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讲座和科技咨询、召开现场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推广肉牛标准化饲养技术,突出抓好秸秆青贮和牧草新品种推广应用;以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为目标,突出抓好夏洛来、西门塔尔杂交肉牛的推广工作;全面推广配合饲料喂养技术,缩短喂养周期,提高出栏率,使良种、良舍、良养组合,实现养牛效益最大化。以“敖汉农网”为平台,实现了旗、乡、村三级信息和技术共享,每年发布养牛信息技术3000多条,面授养牛技术30多场次,受益群众上万人,真正实现每个养牛户都有一套技术实用手册、技术光盘、技术明白纸,户户拥有一个养殖明白人。
分类发展增效益。敖汉旗把握“全年舍饲、一年一犊,一头母牛年收入超千元”的经营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展壮大肉牛产业。如,金厂沟梁镇的“小规模、大群体”肉牛饲养模式倍受养殖户青睐,镇里鼓励引导农户上肉牛项目时,每户先期饲养3-5头基础母牛,在农户确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掌握科学饲养技术的基础上再扩大规模。石桥子 养牛小区的王志军从5头牛发展到现在年存栏基础母牛24头用了四年时间,年收入突破10万元,像他这样的养牛大户在金厂沟梁镇已有100多户,家家小规模起步,逐步培育出了养母牛、繁小牛、育肥牛、卖肉牛的大群体发展之路。再如,古鲁板蒿乡李家营子村的肉牛一条街,成为敖汉肉牛产业户外养殖的又一特色养殖模式,这里家家养牛,户户建有标准化牛舍,且集中连片建设成为一条街,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全村养牛户从21户猛增到112户,存栏肉牛948头,养殖户当年早春产犊入秋即卖到四千元的成功范例比比皆是,全村人均来自肉牛产业增收300元以上。而作为敖汉旗唯一的民族乡镇敖润苏莫苏木更是把牧区养牛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他们把养牛户科学分类,分成养殖大户、一般养殖户两大类和纯繁户、自繁自育户、专业育肥户三小类,因户而异,逐户指导,针对不同类别进行不同层面的培训。纯繁户主抓母牛产犊率培训;专业育肥户主抓育肥技术、架子牛购买知识培训;自繁自育户主抓饲草调制和科学管理培训,技术推广有的放矢,养牛户受益无穷。目前,全苏木人均肉牛饲养量达到4头,人均来自肉牛产业的收入达到3200元,占总收入的70%。
“以农户散养繁殖母牛为基础,以规模化、规范化养殖为重点,大力推广农户‘小规模、大群体’肉牛养殖模式,到2015年实现全旗基础母牛存栏11万头,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牛10万头,农牧民养牛增收1.9亿元。”在与敖汉旗畜牧业局付守平局长交谈时,笔者获悉了敖汉旗“十二五”期间肉牛产业新的蓝图,对此,我们充满信心和希望。因为,五年来的摸索与实践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敖汉肉牛产业正如朝阳,喷薄而出,清辉万丈,普照乡里。

内容时间:2010-08-2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