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文辉
2010年以来,科左中旗坚持富民与强旗并重,富民为先、民生第一的原则,使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困有所济”。我旗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低保范围,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补贴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480元和300元;农村“五保户”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年人均分别提高1500元和900元;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00余万元,2000余户住房困难户得到救助;发放城镇医疗救助资金700万元,救助1000余人次;进一步健全烈士家属、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发放优抚金420余万元。
“学有所教”。我旗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落实义务教育政策性资金2020万元,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生均提高小学100元/年、初中120元/年,发放住宿生生活补助1100万元;认真开展普通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共为3300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165万元,确保了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资助普通高中贫困生323人,资金32.3万元;新建8所6.5万平方米寄宿制学校,解决了1.2万名中小学生校外住宿问题。
“病有所医”。我旗不断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37.1万人,参合率达96%, 19575人次参合农牧民享受了新农合基金补助,补助医疗费用4037.3万元;在27家基层卫生院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制度;新建5所标准化卫生院和70个标准化嘎查村卫生室,基本扫除嘎查村级医疗服务盲点;实施白内障手术30例,发放补助资金1.2万元;发放农村牧区孕产妇补助194万元,使4850名孕产妇受益。
“住有所居”。我旗把住房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建立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逐步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新开发房地产面积54.1万平方米,建设廉租住房360套1.78万平方米;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实施了涉及9000户、3万多人口的农村土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住房砖瓦化率得到明显提升。
“劳有所得”。我旗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安置城镇新增就业131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13人,通过就业援助使55户城乡零就业家庭中的65人实现了就业,达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同时,以“万人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为载体,加大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截至目前,转移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1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0.2亿元,使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2281元。
“闲有所乐”。我旗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文化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完成了42个嘎查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建苏木镇文化站4个、“草原书屋” 99个,嘎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82个;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放映电影100余场次;组建民间艺术团50个,业余秧歌队、各类体育活动队伍106支,演出300余场次。
来源:通辽日报
内容时间:201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