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县地处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县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80公里,总面积2979平方公里,共辖23个乡镇,631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面积和人口均居山西省第二位。2016年全年实现86个贫困村退出、30018贫困人口脱贫。2019年136个贫困村退出,4.5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39%。2020年2月27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一)扶贫情况
累计 20.7万贫困人口脱贫,447 个贫困村退出。实施造林 120 万亩、移民搬迁 40004 人、光伏电站 717 座 197 兆瓦、“四好农村路”1376公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750 处;全国林业扶贫现场会、国家农发行脱贫攻坚现场会、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拆除复垦现场会等先后召开;健康扶贫工作受到了国家卫健委、国务院扶贫办的表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被国家发改委推介为“全国 100 个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被国务院扶贫办作为典型经验予以专题介绍,财政统筹整合资金做法被财政部以简报形式全国推广,“扶贫孝心基金工程”荣获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成为全省 3 个农村电商发展潜力县之一、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之一。
(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及基本规划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度融入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建立脱贫巩固新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动态监测和后续帮扶机制,强化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统筹推进产业就业。优化公益岗位管理,持续推进农民技能提升工程,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民稳定增收能力和水平。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确保稳定发挥效益。编制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乡镇村庄规划,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围绕绿色安全培育红枣新业态。实施红枣、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 15 万亩,推广红枣保险 6 万亩,建设优质红枣生产基地 5 万亩、生态标准化蜂场 5 个,打造 10个林草融合产业提升示范园,发展枣木香菇 2200 万棒,推进枣芽茶项目建设。围绕有机旱作打造新基地。在白文、城庄、安家庄、雷家碛、刘家会等乡镇建立马铃薯、谷子、高粱、肾型大豆有机旱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6 万亩,打造“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出高效”的特色种植新基地。围绕规模养殖拓展新成效。建设 3 个 3000 头规模种猪场、10 个年出栏万头育肥场;扶持能人大户发展千头规模养殖场 50 个,全县年出栏生猪达到 50 万头以上。统筹发展奶牛、肉鸭、湖羊、蛋鸡等养殖,促进畜牧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
打造特色农业新品牌。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建立品牌建设奖补制度,建设枣芽茶省级研发中心,打响“枣芽茶”“枣花蜜”等特色品牌,推进红枣、核桃、肾型大豆、枣花蜜等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进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建设,申报中国主食化示范项目。举办好第三届全国红枣产业发展高端论坛等系列活动。
建设宜居美丽新家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启动10 个美丽宜居示范村、24 个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完成农村改厕 3000 户,实施 36 处农村安全饮水应急水源替换工程、58项农村公路提质扩面改造工程。铺开旧太克线县城至梁家会段22 公里路面改造工程。坚持“三治融合”,完成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任务,建设平安乡村,创建文明村镇,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点。
(来源:临县人民政府网)
内容时间: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