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概况
神池县扶贫概况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13  编辑:李琳

摘要: 神池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踞管涔山北麓,地跨东经111°—112°18′,北纬38°56′—39°24′之间,境内群山绵亘,沟壑纵横,和邻近县市分界线分明。东北隔内长城与朔州为邻,东南和南部分别与宁武县为界,西与五寨县毗连,北与偏关县的大部分和平鲁县的部分接壤。全县辖3镇(龙泉、义井、八角),七乡(太平庄、虎北、东湖、贺职、大严备、长畛、烈堡),有人口十万,其中农业人口8万。2019年4月18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一)扶贫情况

一是减贫防贫达标达效。县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139个贫困村高质量退出。强化“两类户”监测预警和跟踪帮扶,784户“两类户”针对性预防帮扶措施覆盖率达到100%,全部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二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始终把发展长效产业、促进稳定就业作为稳定脱贫的硬支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底的1878.8元增长到2020年底的12371.6元,净增加10492.8元,年均增幅79.8%。在贫困户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中,工资性和经营性两项收入连年升高,占比达到70%以上,收入结构更加合理。

三是产业就业全面覆盖。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县域有机旱作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实施坡改梯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3.6万亩,推广种植渗水地膜谷子20.81万亩,胡麻、黑豆保护种植3.313万亩,以奖代补发放、置换湖羊妊娠母羊等优种羊2.2万只,带动3.68万户贫困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大力实施生态扶贫“四大工程”,9000多人稳定增收2000元以上。大力推进就业增收工程,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053人,其中有2748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994人取得专项能力证书,全面落实奖补政策,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达到5566人,依托光伏项目设置公益岗位,带动8490人就地就近就业。

四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实施饮水安全提升改造工程151处并建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确保所有贫困群众喝上“放心水”;电网改造全面升级,共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97.4公里,配变171台,改造低压线路100.5公里;累计投入3.26亿元,实施交通扶贫项目32个,新建、改造县乡村道路415.8公里,行政村通村公路硬化实现全覆盖,建制村客车通达率100%;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工程,所有行政村接通互联网且全部为光纤接入,覆盖率达100%;累计完成“四类对象”危房和危险土窑洞改造任务3409户,实现农村住房安全全覆盖。

五是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全部实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费用由财政全额代缴,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精准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持续开展控辍保学和“送教上门”活动,全县无一学生因贫辍学。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体广场及健身器材配套齐全,覆盖率达到100%。全县设立村卫生室121所,配备乡村医生176名,并按标准配置了基本设备和基本药品,实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为基层群众提供连续高效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及基本规划

神池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发展方式上的转型,聚焦“四个转变”,坚定不移在蹚新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推进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变。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就地加工转化当地优质农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二是推进基础提升向生态宜居转变。推动“扶贫路”提档升级,打造示范乡镇和品质示范路、美丽公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加快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巩固提升基础上,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完成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推进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减量处理,实现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全覆盖。

三是推进激发内力向乡风文明转变。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上,要坚持帮扶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农村群众更新思想观念、遏制攀比陋习,提倡节俭办事、厚养薄葬,形成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新风尚。

四是推进打牢基础向治理有效转变。抓好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坚持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形成领导有力、运转有序、治理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培养一批能带动致富、善于治理的农村带头人,引领农村发展。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组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作用,引导村民自觉自愿遵守执行。

(来源:神池县政府网)

内容时间:2019-05-0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