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嘉陵区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位于嘉陵江西岸,嘉陵区是国务院1993年9月批准成立的县级行政区。北靠顺庆区,南邻武胜县,西接西充县、蓬溪县,东连高坪区,并与成都、重庆形成一个两小时经济发展圈。嘉陵区辖6个街道、20镇、20乡,幅员面积1278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2013年)。2015年上半年,嘉陵区解决3503名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占目标任务的23.39%,脱贫率居南充第一。2017年,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减贫1369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02%,顺利完成省级考核评估。2018年8月17日,国务院扶贫办召开记者发布会,宣布该县正式退出贫困县。
一、扶贫概况
(一)促进贫困群众增收“10条”等政策措施,推动全社会有序复工复产复业。
(二)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最大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全面小康即将决战全胜。严格“八方同责”(10),逗硬“三个一律”(11),全区干部进村入户、结对帮扶,1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6万余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整合投入资金近6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4500余公里、危旧房屋9万余户、安全饮水工程1700余处、农电网络近3000公里,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196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807元增长到14102元,“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坚持“四个不摘”(12),实施“三项奖补”(13),强化兜底保障,狠抓动态监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致贫返贫现象发生。2018年圆满完成脱贫摘帽任务,2017、2019年省级脱贫成效年度考核获得“好”的等次,2018、2020年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及基本规划
聚焦农业农村,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一)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中央“五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等总体稳定,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动态监测,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加大就业和产业扶持力度,坚决防止致贫返贫现象发生。持续深化国家工信部、省直机关工委等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
(二)推进乡村建设。谋划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乡村物流体系建设、农村住房质量提升等工作,加快推进S207线、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加强村级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服务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抓好农村道路建设管护,积极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支持李渡、龙蟠等场镇建设,着力培育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功能完善、商贸活跃的中心镇。
(三)优化乡村治理。大力推进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鼓励引导更多人才投身乡村发展。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有序实施乡、村集中换届,积极推进乡村治理方式创新,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五星级农户”评选和“四好村”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来源:嘉陵区政府网)
内容时间: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