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丰县古称“尼雅”,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总面积5.7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全县3.9万余人,其中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0.4%,全县辖五乡一镇一牧场,34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办事处,3个居民委员会。2018年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电力专项工程总投资6.18亿元,涉及22个贫困县、261个深度贫困村,工程共105项,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变电站7座,容量65.75兆伏安;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及以下线路1846.2千米,新增配电478台。
(一)扶贫情况
新疆民丰县按照“各走各的特色路、各打各的优势仗”发展思路,进一步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在率先完成脱贫摘帽任务的基础上坚持“四个不摘”原则,继续加大产业助农增收力度,走出了一条产业布局合理、发展规模集约、群众增收可靠的新型发展路子。
民丰县尼雅镇属城乡结合乡镇,人多地少一直是困扰该镇发展的主要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尼雅镇党委按照地县两级发展思路,结合实际情况,在镇里集中发展奶山羊养殖,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使入社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可增收近万元。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民丰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推动产业“上山下乡”,实现产业“进村入户”,促进产业“树上树下”,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取得了积极成效。按照民丰县委“大力发展羊产业,确保农牧民增收”“铺天盖地养黑鸡、轰轰烈烈抓产业”“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为巩固脱贫成果,结合实际,实施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发展庭院经济等,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乡村的环境好起来了。
行进民丰,一处处规模化、现代化的养殖基地拔地而起,牛壮产业旺、鸡羊成群奔小康。在宽敞明亮的大棚里享受着“现代”生活;一座座崭新的厂子干净整洁……确保监测户、边缘户、易地搬迁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自治区科协设立科技支撑专项,联合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农民小额贴息贷款,采取各种运行模式,这一切无不彰显产业带来的勃勃生机。
(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及基本规划
民丰县产业振兴、产业扶贫工作得到认可。但在建立标准上要下狠功夫,要突出产业重点,在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值方面要多做工作;产业发展趋于多样,要加强风险防控点的预防,尤其是畜牧业、养殖业,要高度重视防疫工作,把风险降到最低;畜牧业发展渐上规模,饲草价格高,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种植,尤其是加强饲草种植,降低生产成本;对庭院经济建设给予肯定。建议要充分考虑没有扶贫资金投入建设的情况下,该如何更好地发展;要发挥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作用,补齐工作短板,提升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效益。郑文新、刘景德、郭文超、吴翠云等专家分别围绕民丰县畜牧业、养殖业、林果业、饲草资源开发、生态旅游与可持续融合发展、庭院经济提质增效,以及乡村振兴、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交流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针对民丰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聚焦产业兴旺,突出重点,瞄准好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产业链中的短板问题;三要保护好生态,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四是加强领导,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新疆科协)
内容时间: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