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概况
寻甸县扶贫概况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20  编辑:潘文悦

摘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共辖10镇4乡、174个村(居)委会、1668个自然村,总人口5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乡镇6个、贫困村43个、贫困人口15349户51714人。2018年接受国家第三方和省市2018年扶贫成效考核,全年减贫441户1240人,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25%。

(一)扶贫情况

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实施“七个一批”,累计投入脱贫攻坚及后续巩固提升资金98.45亿元,全县8个贫困乡镇、13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3452户132067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6.93%下降为0,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大力推广“党支部+”产业扶贫模式,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30622户贫困户年均增收700元以上。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91亿元,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434人。消除农村危房50582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3个、宜居农房集中安置项目13个、地质灾害整村搬迁项目17个。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0719人次,转移就业41306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1554个,建成扶贫车间35个,带动921人就近就地就业。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十人制”,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动态“零辍学”。完善学生资助服务体系,泛海公益助学金、爱心助学资金投入3280万元,资助学生4678人次。“全面改薄”8.09万平方米,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建立健康扶贫“四重保障”机制,落实“五项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医疗救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推进扶贫开发与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有效衔接,发放社会救助金6.27亿元,兜底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432个,改造、新建集中供水项目15个,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普陀区、北京朝阳区等帮扶单位投入1.27亿元倾力相助,在寻甸脱贫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高位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建立乡村振兴智库,形成“1+1+9+16+N”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一镇带三村”“一镇六村”示范建设成效显著。

2020年,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短板弱项,坚持“四个不摘”,投入11.86亿元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深入推进巩固脱贫成效“百日攻坚”“百日提升”“百日巩固”行动,挂好五张作战图,历年反馈的18次问题得到全面整改,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持续加大1411户边缘户、926户脱贫监测户预警帮扶。新增危房改造98户、拆除旧房6751户。认定扶贫产品67个,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7487万元。投入3287万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1件。

(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及基本规划

围绕建成昆明市“乡村振兴示范区”目标,大力推动巩固脱贫成效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坚持“四个不摘”,持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落实返贫预警工作措施,健全防止返贫预警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大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精准帮扶。全面消除剩余149户脱贫监测户、48户边缘户,杜绝新返贫、新致贫户。完成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十四五”规划编制,建立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项目库(2021—2025年)。深入开展“建救助平台”“建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建壮大村集体经济帮扶机制”“建扶志扶智机制”四个专项行动,抓好产业、就业、消费、生态、综合保障扶贫,推进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乡村振兴资金配套机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鼓励县域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采取政策优惠、技术支持、资金扶持等方式,推动村集体经济扩量提质增效。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高标准完成年度帮扶任务。深化中央定点帮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乡村振兴智库中心建设,打造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挖掘培育村庄特色,创建乡村振兴美丽宜居精品示范村8个。依托柯渡镇红色资源,启动红色美丽乡村建设。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债券支持,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做好市级“一县九镇”衔接示范创建,打造1个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镇。加快“一镇带三村”“一镇六村”示范建设,力争“云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园试点”落地寻甸,为昆明市乡村振兴提供“寻甸样板”。

全力改善乡村面貌。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管理制度,统筹资金力量,持续改善村庄基础设施。硬化自然村通村公路80公里,建设生命安全防护工程50公里。实施农村供水水网改造工程35件,新建联合、功山等4座35千伏变电站。实现4G网络全覆盖,积极推进5G网络建设。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打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16个。推行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市场化运作,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32个。完善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完成羊街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力促倘甸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新建配套管网12千米,实现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落实公共设施管护、垃圾收费制度,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结果运用,完善督查考核奖惩机制。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创建国家卫生乡镇1个,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全覆盖。

(来源:寻甸县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内容时间:2019-06-0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