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彭水县
彭水林业产业让农民吃上“生态饭”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

(记 者 赵 勇) 8月4日,保家镇羊头铺社区3组村民正在万寿菊试验示范基地采摘万寿菊。基地负责人肖英来回奔走在基地里,悉心指导村民正确采摘花朵。

“花朵开成这样就必须摘掉,没有完全开的要留下来。搬运的要把袋口扎好,轻拿轻放,不要弄坏花。”

由于下着小雨,村民们披着雨衣、戴着帽子依然坚持在基地采花,肖英也一同在基地忙碌。

谈到今年产业的发展,她的倦意全无,脸上马上堆满了笑容。

“今年基地带动了当地50多家农户共发展500亩万寿菊,菊花长势好,力争亩产3000公斤左右。”肖英算了一笔账,按照市场价每公斤鲜花1元计算,每亩能有3000多元收入。

据了解,羊头铺社区3组在高山上,地理位置偏僻农业耕作条件差,村民贫困程度深。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引进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当地流转土地1600多亩,栽种樱桃、青脆李等经果林和紫薇、三角梅等景观植物,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式,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羊头铺社区3组的发展模式是我县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发展绿色产业,不仅有了 “面子”上的绿色,也促进了“里子”上的发展,更好地带领群众“吃好生态饭”,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收益。

据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县在林业产业助力绿色发展上,首先是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基地,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新建和巩固退耕还林经济林基地8.8万亩,覆盖贫困村85个、3285户、9450人,带动农户增收1.32亿元。其次是完成“两园”建设,在平安镇建成引种对比试验园100亩和特色产业示范园200亩,主要栽植从四川天府新区引进的梨子、桃子、车厘子等大苗,为我县建设产业基地、加快产业脱贫工作提供科技保障;三是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今年上半年共巩固和新建油茶基地1万亩,近3年累计建成油茶基地3.98万亩,新建油茶果烘烤房1个,初步实现从采摘鲜果到出油一条龙安全生产。

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县林业局负责人表示,将选择适合我县立体气候条件的青脆李、核桃、枣子等优良品种,成片栽植、规模打造,39个乡镇(街道)各建成1个1000亩以上的林业产业基地,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内容时间:2016-08-0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