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丹砚:《包容性创新减贫机理及其减贫效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 2019年
车四方:《社会资本与农户多维贫困--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2019年
陈雪梅:《财政分权对贫困减缓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2019年
付鹤:《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 2019年
郭芳:《甘肃省县域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 2019年
何静娴:《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研究--以广西QZ县LS村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2019年
何永林:《西部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华师范大学 2019年
侯金梦:《农村金融扶贫的长效机制构建与模式创新研究--以TS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农业大学 2019年
胡凤君:《教育扶贫政策执行成效及问题研究--以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9+3”免费职业教育为例》,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科技大学 2019年
胡伦:《基于生计能力的农户持续性贫困生成机制与脱贫路径研究--以秦巴山区陕南地区为例》,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年
李方舟:《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与扶贫政策的整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 2019年
李刚:《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 2019年
刘觉蔚:《基层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困境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科技大学 2019年
刘希贤:《贫困户主动参与产业扶贫的困境与生成逻辑--以F市C村产业扶贫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2019年
穆惠涛:《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 2019年
潘吉海:《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2019年
彭祥:《边民互市合作减贫机制研究--以广西凭祥市H边贸合作社扶贫为例》,硕士学位论,广西大学 2019年
尚丽琴:《基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视角的我国农村家庭贫困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2019年
孙菁菁:《灵寿县金融扶贫长效可持续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经贸大学 2019年
唐棣:《社会工作嵌入精准扶贫的过程研究--以广西W村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2019年
万月:《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研究--基于教育财政视角》,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9年
汪卉卉:《安徽省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 2019年
王佳蕾:《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政策的精准性分析--以S贫困县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9年
王龙:《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农村社区贫困问题研究--以C市Y村社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 2019年
王坪:《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扶贫政策文本量化研究--以2011年-2018年扶贫政策文本为例》,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 2019年
王文略:《风险冲击与机会缺失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以连片贫困地区为例》,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年
王晓萌:《山西农村精准扶贫实践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以Z县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太原理工大学 2019年
王孝行:《农村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门槛效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2019年
王璇:《精准扶贫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山西省8个贫困县的调查》,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科技大学 2019年
温东:《习近平反贫困重要论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 2019年
袭威:《新发展主义视角下旅游企业乡村减贫影响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 2019年
许加号:《河北省饶阳县金融精准扶贫专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经贸大学 2019年
翟丽媛:《河北省财政扶贫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经贸大学 2019年
张金霞:《辽宁省多维贫困识别与精准施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 2019年
张露馨:《西南边境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脱贫效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 2019年
张明玉:《南疆四地州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新疆大学 2019年
张榕健:《京津冀金融协同背景下河北金融扶贫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经贸大学 2019年
周媛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 2019年
周芸帆:《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电子科技大学 2019年
朱佳佳:《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可持续减贫效应研究--以福建省泰宁县为例》,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农林大学 2019年
左孝凡:《社会保障支出效率与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贫困脆弱性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农林大学 2019年
李智慧:《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方法论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 2019年
丛培新:《构建阻断农村贫困户返贫体制机制的对策研究》,《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侯刚:《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村攻坚新动能培育研究——基于对S省Y市的调查》,《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01期
黄静:《浅析精准扶贫中的八大阻滞因素》,《邢台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刘利:《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教育扶贫脱贫对策研究》,《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01期
马建富,吕莉敏:《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治理的职业教育价值和策略》,《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01期
王斌,马树海:《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契机、经验与制度完善——基于成都N农业开发公司的个案研究》,《社会政策研究》2019年01期
张倩:《“绿色”视角下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牧区精准脱贫建设研究》,《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9年01期
赵婷:《从“扶贫”到“扶能”:扭转产业精准扶贫的实践偏离——以最近发展区为理论视角》,《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周伍阳:《生态——产业耦合目标下扶贫搬迁户返贫风险与脱贫长效机制——以武陵山民族地区为例》,《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1期
周语嫣,徐津,梁娟娟:《“互联网+”背景下河北省电商人才就业创业精准助力脱贫攻坚问题研究》,《邢台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蔡进,禹洋春,邱继勤:《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效果评价——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人文地理》2019年02期
陈美球,胡春晓:《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基于江西三地的调研》,《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年02期
陈荣卓,翁俊芳:《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社区治理的逻辑策略与经验启示——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冯丹萌,陈洁:《深度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扶贫的几个问题》,《开发研究》2019年02期
冯菊香,庄健霖:《精准扶贫重在思想扶贫》,《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冯玉兰:《电商发展与农村脱贫关系研究——以江西省21个贫困县为例》,《金融理论与教学》2019年02期
何芳芳:《以扶志、扶智推动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后可持续性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实践路径研究——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黑河学刊》2019年02期
侯斌:《精准扶贫背景下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对城乡贫困老年人口脱贫的影响》,《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胡卫卫,于水:《贫困治理失灵:问题缘起、发生逻辑与策略选择》,《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年02期
康书生,冯艳博,郭小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金融扶贫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兰剑:《后脱贫攻坚期民族地区“弱有所扶”民生建设困境及其完善路径——基于武陵山地区X县16村的调查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李杰,葛长鲜:《精准扶贫背景下村级扶贫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基于对S省Y市的调查》,
李军,万木英,刘洋:《特色村寨建设中精准脱贫的路径创新》,《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李名威,宋雪菲,乔永胜,尉京红:《内生动力提升导向下的多元化扶贫模式研究——基于邢台市的实践经验》,《河北农业科学》2019年02期
李鹏,杨育智,冯巧兰:《高校社会实践助力脱贫攻坚的精准服务模式探究》,《高等农业教育》2019年02期
李晓梅,白浩然:《地方政府“规划式”脱贫及治理困境反思——基于N省脱贫元规划的案例分析》,《行政论坛》2019年02期
廖彩荣,郭如良,尹琴,胡春晓:《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年02期
廖文梅,童婷,胡春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性分析:以江西为例》,《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年02期
刘利:《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教育扶贫脱贫的路径》,《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刘伟,边东东:《产业扶贫政策的实践逻辑——对B县四个驻村工作队的比较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02期
罗旭辉,高承芳,刘朋虎,赖瑞联,翁伯琦:《山区畲族村精准脱贫及绿色振兴研究——以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为例》,《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孟佶贤:《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及其成效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02期
曲海燕:《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年02期
申云,李京蓉,杨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减贫机制研究——基于社员农户脱贫能力的视角》,《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沈华,刘梅:《基于多维贫困测量的教育脱贫效应研究》,《教育经济评论》2019年02期
苏会,赵敏:《脱贫攻坚视角下农村低保对象认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西省838家农户的调研数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苏献启,吴宜昊:《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实践同构性问题研究》,《邢台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唐建兵:《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扶贫政策的发展特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唐建兵:《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理论、实践及其世界意义》,《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王琳:《精准扶贫与总体性贫困之耦合困境及其应对——基于黔东北X村的经验考察》,《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王世恒,文琦:《习近平新时代脱贫攻坚思想研究》,《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吴宾,史鲁颖:《国内扶贫研究的热点主题与演化路径》,《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吴晓燕:《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完善——以公共政策的运行为分析视角》,《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谢晓燕,刘洪银:《攻坚期农村低保群体稳定脱贫路径选择》,《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邢成举,李小云,张世勇:《转型贫困视角下的深度贫困问题研究——以少数民族深度贫困村为例》,《民族研究》2019年02期
熊跃根:《政策下乡与发展中的乡土躁动——对江西农村精准扶贫的田野观察》,《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02期
徐晓雯,常鸿:《精准扶贫的理念、困境与对策完善——基于能力贫困理论视角》,《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杨发祥,郭儒鹏:《嵌入、建构与增能: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实践探索——以贵州省T县为个案》,《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杨明洪,涂开均:《压力型扶贫模式下的群体角色及其行为特征》,《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杨钋,刘霄:《研究生收费前贫困资助政策的瞄准和减贫效果分析——以首都高校研究生为例》,《教育与经济》2019年02期
杨艳琳,袁安:《精准扶贫中的产业精准选择机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杨照:《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指引下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基于28个脱贫县的创新实践》,《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张立伟,何阳:《脱贫不脱政策的社会效应与精细化治理——基于西部多个脱贫村庄的实证调查》,《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赵晓娜,安志宁:《农户地理视角下的青海藏区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研究——以青海共和的两个藏族村为例》,《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常洁,高文波,何鹏:《多维资本视角下贫困村旅游减贫潜力研究——以四川省小金县墨龙村为例》,《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年02期
陈灿煌:《精准扶贫的典型模式与实践探索——基于湖南省平江县的实地调研》,《云梦学刊》2019年03期
陈小燕:《多元耦合:乡村振兴语境下的精准扶贫路径》,《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03期
陈燕,陈昌健:《“精准脱贫”的包容性创新机制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陈燕,陈昌健:《从摆脱贫困到精准脱贫——论习近平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现实逻辑与思想脉络》,《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程衍生:《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03期
邓红,尚娜娜:《习近平关于扶贫脱贫问题重要论述的逻辑内涵与时代价值》,《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邓阳:《扶贫理论与政策的演化发展对精准脱贫的借鉴》,《理论月刊》2019年03期
丁建军,金宁波,王璋:《深度贫困生成逻辑与贫困陷阱跨越路径——习近平关于深度贫困问题重要论述的启示》,《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杜向辉:《乡村振兴视域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探究——基于“多元主体”视角的分析》,《怀化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付胜南:《精准扶贫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视角》,《求索》2019年03期
龚艳玲:《攻坚克难 强化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以安徽省为例》,《前进论坛》2019年03期
郭纹廷:《乡村振兴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路径优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郝卫红:《山西省精准扶贫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师》2019年03期
何得桂,徐榕:《贫困治理进程中的基层组织建设维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为基点》,《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胡志平:《精准扶贫: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黄承伟:《我国新时代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果及其前景展望》,《农经》2019年03期
黄敦平,徐馨荷,方建:《中国普惠金融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减贫效应研究》,《人口学刊》2019年03期
黄海棠,蔡创能,滕剑仑:《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返贫风险评估及防范长效机制研究》,《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黄杰龙,王旭,王立群:《政策落实、农户参与和脱贫增收的山区治贫有效性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19年03期
蒋晨光,褚松燕:《多元协同治贫与“志智双扶”机制创新研究——以河南省封丘县扶志扶智工作为例》,《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金桃,潘伯娟,廖小锋,张迅,谢刚:《以“村民自建”土地整治模式助力脱贫攻坚——以贵州省为例》,《南方国土资源》2019年03期
赖伟:《新时代精神扶贫的必要性与路径探析——基于两个四川村庄的调查》,《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兰剑,慈勤英:《后脱贫攻坚时代农村社会救助反贫困的困境及政策调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雷世文,杨俊孝,邓方江,殷小波:《精准扶贫视角下新疆农村电商发展研究》,《东北农业科学》2019年03期
李冰:《农村贫困治理:可行能力、内生动力与伦理支持》,《齐鲁学刊》2019年03期
李强,刘学敏,王宏新,哈斯额尔敦,杜树山:《研究生参与国家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的实践与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03期
李琼,陈婷,周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减贫效应的区域差异及影响机理——基于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李亚冬:《治理贫困的乡村治理——以“脱贫攻坚”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为分析对象》,《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李长亮:《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返贫因素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03期
李壮,陈书平:《贫困文化论与非均衡治理——对“等、靠、要”扶贫现象的成因解释》,《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梁冰倩:《试析贫困主体自我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破解路径》,《天中学刊》2019年03期
凌经球:《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贫困治理战略转型探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刘佳:《论脱贫攻坚中的教育担当》,《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03期
刘诗铭:《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历史演进、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年03期
刘魏,王小华:《农地流转的多维减贫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宏观质量研究》2019年03期
柳清瑞,刘淑娜:《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减贫效应——基于PSM-DID的实证分析》,《人口与发展》2019年03期
马金龙,陈学琴:《精准扶贫视域下西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减贫机制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牛胜强:《战略交汇期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焦点问题及重点突破方向》,《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钱力,李剑芳:《连片特困地区致贫原因与帮扶策略研究》,《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孙良顺:《项目供给偏差、社区发展幻象与贫困移民脱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孙铁玉,林宇环,于志华:《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研究》,《当代农村财经》2019年03期
孙迎联,向勇:《“后扶贫时代”的减贫治理何以有效?——基于晋东T市H镇的考察》,《学习论坛》2019年03期
唐超,罗明忠,张苇锟:《70年来中国扶贫政策演变及其优化路径》,《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年03期
王超,李芬芬,刘俊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域旅游反贫困的路径研究——以贵州省为例》,《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王春城,杜建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公益参与产业精准扶贫的政策工具创新》,《行政论坛》2019年03期
王翠:《特色产业发展在精准扶贫中的优势、问题及对策》,《当代农村财经》2019年03期
王含,程倩春:《心理扶贫:价值、困境及路径研究》,《探索》2019年03期
王金营,李庄园,谢秋实:公共服务全面提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之固本大计》,《河北学刊》2019年03期
王萍:《新时代多民族地区生态扶贫:现实意蕴、基本路径与困境溯因——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新疆社会科学》2019年03期
王文彬,徐顽强:《脱贫攻坚实践与进路:一个主体自觉分析框架》,《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03期
王修华,刘敬,易澳妮:《精准扶贫中的“反霍桑效应”及其破解思路》,《新视野》2019年03期
王志章,杨志红:《2020年后民族地区持续性减贫路在何方?——基于湖北省恩施州精准脱贫的现状分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文丰安:《新时代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协同推进的思考》,《新视野》2019年03期
吴艳:《脱贫攻坚背景下云南乡村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年03期
武建光,姜瑞鹏,贺培风,苏云梅:《精准脱贫战略下图书馆文化扶贫模式研究》,《图书馆》2019年03期
小云助贫中心:《河边实验:从精准脱贫到乡村振兴》,《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谢晓娟,辛显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脱贫攻坚》,《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徐顽强,李敏:《公益组织嵌入精准扶贫行动的生态网络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徐晓军,孙权:《集体化村庄: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治理的内在逻辑与有效路径——基于西藏D村脱贫经验的考察》,《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03期
杨小敏:《精准扶贫:职业教育改革新思考》,《教育研究》2019年03期
杨友林,杨指榜,李发明:《农村精准扶贫的根本困境和出路》,《农业经济》2019年03期
于乐荣:《影响贫困农户脱贫的动力及能力因素——基于河南X县实地调查数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张瑾:《精准脱贫工作中贫困群众获得感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年03期
张立伟,王政武:《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精准扶贫机制构建逻辑与路径再造》,《社会科学家》2019年03期
张露露:《精准扶贫中的精神脱贫——“八星励志”的耀州实践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张娜,雷明,张想想:《政府奖惩机制下社会组织参与精准脱贫的演化博弈分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张瑞娟:《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经济》2019年03期
张现洪,陈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政治溢出效应——以海南、湖北和贵州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张晓颖,王小林:《参与全球贫困治理:中国的路径》,《国际问题研究》2019年03期
张雄,张庆红:《金融包容的减贫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微观数据的经验分析》,《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03期
张原:《“中国式扶贫”可输出吗——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及投资的减贫效应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郑军,孙翔宇:《农业保险反贫困的农村社会学反思——中国与巴西的比较及启示》,《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钟学思:《广西瑶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及优化》,《社会科学家》2019年03期
仲乃琴,李丹,任园园,刘宁,赵盼:《现代农业科技助力马铃薯产业精准扶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马铃薯产业科技扶贫实践与启示》,《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年03期
周坚,周志凯,何敏:《基本医疗保险减轻了农村老年人口贫困吗——从新农合到城乡居民医保》,《社会保障研究》2019年03期
朱方明,李敬:《习近平新时代反贫困思想的核心主题——“能力扶贫”和“机会扶贫”》,《上海经济研究》2019年03期
朱启铭:《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连续性、继起性的县域实践》,《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03期
左停,田甜:《脱贫动力与发展空间:空间理论视角下的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研究——以中国西南一个深度贫困村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03期
左停,徐卫周:《综合保障性扶贫:中国脱贫攻坚的新旨向与新探索》,《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年03期
边慧敏,张玮,徐雷:《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农村经济》2019年04期
曾莉,周浩男,王寅:《中国农村扶贫政策范式的变迁与未来趋势——基于305份国家层面政策文本的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陈恩:《产业扶贫为什么容易失败?——基于贫困户增能的结构性困境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陈强:《四川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研究》,《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9年04期
单德朋:《金融素养与城市贫困》,《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04期
郭俊华,赵培:《西北地区易地移民搬迁扶贫——既有成效、现实难点与路径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何得桂,徐榕:《贫困治理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有效路径研究——以陕西省扶贫扶志实践为例》,《地方治理研究》2019年04期
贺胜年,史志乐,王升:《多维贫困视角下土地整治的减贫成效评价》,《农村经济》2019年04期
黄强,刘滨,刘顺伯:《江西省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基于AHP法》,《调研世界》2019年04期
贾海彦,王晶晶:《后精准扶贫时期农村隐性贫困的精准识别与治理——基于异质性视角的贫困农户微观数据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年04期
姜妙屹:《试论我国家庭政策与儿童政策相结合的儿童优先脱贫行动》,《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04期
兰剑,慈勤英:《后脱贫攻坚时期农村“争当低保户”现象的症结及其治理》,《农村经济》2019年04期
李卉,沈茜:《政府-社会组织-贫困对象治理格局下农村贫困治理实践——基于湘西州H村苗绣合作社项目的个案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04期
李丽霞,李海霞,白钰:《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财务需求分析及财务扶贫政策优化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04期
李强谊,钟水映,曾伏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哪种更能减贫?》,《教育与经济》2019年04期
李全利:《贫困农户脱贫主体性不足的发生逻辑》,《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李晓梅,白浩然:《双重政府权力运作:农村脱贫场景的治理逻辑——基于国家级贫困县村庄减贫实践的调研》,《公共管理学报》2019年04期
李莹,何得桂:《贫困治理背景下贫困县(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以陕西省为例》,《特区经济》2019年04期
李宇明:《语言减贫的理论与实践(代主持人语)》,《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梁冰倩:《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破解路径探析》,《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梁伟军,谢若扬:《能力贫困视阈下的扶贫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廖文梅,乔金笛,高雪萍,彭泰中:《劳动力转移对农户脱贫路径的影响研究:基于收入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04期
刘利:《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机制的思考》,《临沂大学学报》2019年04期
刘莉,李海月:《深度贫困县金融精准扶贫的特殊性与农村脱贫长效机制的构建》,《农业经济》2019年04期
刘楠,周小普:《扶贫脱贫语境下视觉文化传播的多元主体和参与式行动》,《当代传播》2019年04期
柳建平,王璇旖,刘咪咪:《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减贫脱贫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甘肃14个贫困村的调查数据》,《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马文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减贫的宏观与微观逻辑》,《经济纵横》2019年04期
莫光辉,皮劭轩:《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贫困治理体系优化策略——2020年后中国减贫与发展前瞻探索系列研究之二》,《学习论坛》2019年04期
穆光远,王琳,李刚:《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以汾西县科技扶贫为例》,《山西科技》2019年04期
彭妮娅:《教育扶贫成效如何?——基于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年04期
钱水土,毛绍俊:《综合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金融与经济》2019年04期
冉昊:《政府治理下的精准扶贫:机理、模式与挑战》,《科学社会主义》2019年04期
申云,李庆海,杨晶:《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不同主体领办合作社的实证比较》,《经济评论》2019年04期
王春辉:《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扶贫事业七十年》,《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邢中先,张平:《中国扶贫70年:基于实现共富的三重向度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严芝清,杨子生,钟文:《差别化土地政策促进扶贫开发的路径与对策研究》,《理论月刊》2019年04期
叶红,马黎:《“获得感”:一种新的减贫成效评价模式的尝试性阐释——以迪庆州的扶贫实践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叶怀凡:《革命老区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与优化路径——基于川东革命老区的考察》,《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于维超,解一鸣:《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实践路径探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张光辉:《习近平推进脱贫攻坚的方法论探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张航,谢长征,彭翔:《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的反贫逻辑与改革路径》,《宁夏社会科学》2019年04期
张耀宇,沙勇,周翼虎:《以人口城镇化破解“空间贫困陷阱”——一个城乡联动的减贫新思路与制度创新》,《云南社会科学》2019年04期
章元,李全,沈可:论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证基础》,《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04期
周强,张全红:《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多维资产贫困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CFPS微观家庭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04期
朱冬亮,殷文梅:《贫困山区林业生态扶贫实践模式及比较评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朱哲,董成伟:《脱贫攻坚视域下农村协商民主与精准脱贫关系研究》《理论探讨》2019年04期
邹佰峰,张小静:《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探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04期
白永秀,刘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城乡反贫困的特点、难点与重点》,《改革》2019年05期
陈丽莎,孙伊凡:《城镇化对中国农村减贫的效应分析及对策建议》,《河北学刊》2019年05期
程明,吴波:《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脱贫研究的轨迹、热点与趋势——基于CSSCI数据库的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戴正本,邱涛,周雪瑞:《精准脱贫导向下财政扶贫效率的研究——以安徽省16个国定贫困县为例》,《山西农经》2019年05期
邓大松,吴祖云,杨晶:《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兼论农村扶贫和低保制度的衔接问题》,《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段塔丽:《资源环境约束下连片特困山区农户家庭精准脱贫路径选择——基于陕南秦巴山区农户家庭的调查与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付伟:《乡土社会与产业扎根——脱贫攻坚背景下特色农业发展的社会学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高飞:《“中国式减贫”40年:经验、困境与超越》,《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05期
高虹,王佳楠,吴比,石宝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经验总结及脱贫启示》,《农村金融研究》2019年05期
高强,刘同山,沈贵银:《2020年后中国的减贫战略思路与政策转型》,《中州学刊》2019年05期
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逻辑关系及政策安排》,《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关信平:《当前我国反贫困进程及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郭纹廷:《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贺立龙:《乡村振兴的学术脉络与时代逻辑:一个经济学视角》,《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贺芒,陶彧:《构建乡村道德银行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中国行政管理》2019年05期
胡原,曾维忠:《稳定脱贫的科学内涵、现实困境与机制重构——基于可持续生计-脆弱性-社会排斥分析框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黄林秀,邹冬寒,陈祥,吕子尧:《财政扶贫政策精准减贫绩效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匡远配,周丽,夏玉莲:《农户脱贫的乡村合作治理问题研究——基于五省1218户农户的调查与分析》,《农村经济》2019年05期
雷文杰,王敏杰,周磊,王杰,谭曌,曾双珠:《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多维贫困影响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19年05期
黎昌珍,蒋媚,劳德祥:《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文化扶贫的创新路径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李冰冰,彭华涛,彭贝贝:《精准创业扶贫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李俊杰,吴宜财:《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经验教训及发展对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李敏:《精准脱贫中农村社会资本开发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05期
李泉,鲁科技,李梦:《设立国家级贫困县能提升当地农民收入水平吗——基于2007~2016年中国296个县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05期
李小云,吴一凡,武晋:《精准脱贫:中国治国理政的新实践》,《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李小云,陈邦炼,唐丽霞:《精准扶贫:中国扶贫的新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李晓园,钟伟:《大数据驱动中国农村精准脱贫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求实》2019年05期
李洋,刘迪,李盼道:《贫困地区多元化精准脱贫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05期
李芸,夏英:《亚太地区小农发展与扶贫:国别经验、政策趋势与最新进展——“亚太地区‘小农与扶贫’国际会议”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05期
李榛:《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扶贫问题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05期
刘春腊,徐美,周克杨,曾凡超,刘子明:《精准扶贫与生态补偿的对接机制及典型途径——基于林业的案例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05期
刘红,Clement Tisdell,李文静:《边疆深度贫困地区社会资本、生计策略与精准扶贫》,《商业研究》2019年05期
刘建:《主体性视角下后脱贫时代的贫困治理》,《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刘俊英:《民生财政投入对中国贫困的影响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检验》,《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刘仲妮,成鹏远,严铠,赵海燕:《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分析与展望》,《农业展望》2019年05期
刘子宁,郑伟,贾若,景鹏:《医疗保险、健康异质性与精准脱贫——基于贫困脆弱性的分析》,《金融研究》2019年05期
吕劲松,张金若,黄崑:《扶贫政策跟踪审计能促进脱贫攻坚吗?—基于西南四省/直辖市的经验证据》,《财政研究》2019年05期
马文武,杜辉:《贫困瞄准机制演化视角的中国农村反贫困实践:1978~2018》,《当代经济研究》2019年05期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国人大》2019年05期
任碧云,陈曦:《包容性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双重门槛效应——基于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05期
宋才发:《教育扶贫是巩固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效果的重大举措》,《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孙咏梅,秦蒙:《高速经济增长会自动消减贫困吗?——新中国成立70年取得的减贫效果评价》,《教学与研究》2019年05期
万良杰,薛艳坤:《贫困流动性、贫困类型与精准脱贫施策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万志琼:《论“精准扶贫脱贫”学术研究选题的“精准”问题》,《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汪三贵,冯紫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王国敏,刘碧:《新时代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区精准脱贫:问题诊断与破解策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王曙光,王丹莉:《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框架的历史演进与制度创新(1949—2019)》,《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05期
王维,向德平:《风险社会视域下产业扶贫的风险防控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王晓云,张小鹿,吴婷:《贫困治理视角下的中国绿色减贫问题》,《未来与发展》,2019年05期
王修华,任静远,王毅鹏:《基于贫困户可行能力不足的扶贫困境与破解思路》,《农村经济》2019年05期
王志章,郝立,黄明珠:《政策营销、政策执行与精准扶贫政策满意度》,《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05期
王梓桐:《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旅游扶贫模式研究——以贵州省为例》,《山西农经》2019年05期
邢中先,张平:《民族地区70年扶贫政策回顾与展望》,《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徐少癸,方世,甘永萍:《精准扶贫视角下陕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生态经济》2019年05期
许汉泽:《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反贫困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姚林香:《中部地区脱贫攻坚财税政策减贫效应及优化路径》,《社会科学家》2019年05期
姚树洁,王洁菲,汪锋:《新时代破除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陷阱”的理论及战略路径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姚树洁,王洁菲:《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精准扶贫效果偏离的内在机理及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年05期
叶敬忠,豆书龙,张明皓:《精准脱贫与社会建设的有机衔接:理论逻辑、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于涛:《中国的经济增长、收入差别变动与城市贫困——基于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分析》,《财贸研究》2019年05期
张磊,伏绍宏:《劳动力转移促进还是抑制了贫困户脱贫?——基于凉山彝族聚居区237户农民的调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张思锋,汤永刚,胡晗:《中国反贫困70年:制度保障、经济支持与社会政策》,《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张应华:协调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深度融合创新研究——以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张跃平,徐凯:《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贫困特征及“扶志”与“扶智”的耦合机制建设——基于四川甘孜、凉山两州的调研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张召华,王昕,罗宇溪:《“精准”抑或“错位”:社会保障“扶贫”与“防贫”的瞄准效果识别》,《财贸研究》2019年05期
赵羚雅:《社会资本、民间借贷与农村居民贫困》,《经济经纬》2019年05期
赵明君,周新:《精准扶贫现状及建议——基于保险扶贫角度》,《辽宁经济》2019年05期
郑慧礼:《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探究——以安徽省为例》,《山西农经》2019年05期
郑治豪:《生态脱贫攻坚 助力全面小康——对陕西省宁陕县生态脱贫模式的调研与分析》,《中国畜牧业》2019年05期
朱红慧,夏秋林,王思然,徐子豪:《探析乡村旅游推动贫困家庭脱贫途径——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例》,《山西农经》2019年05期
朱琳,王筱婧:《城市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与精准脱贫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邹广文,李坤:《消除贫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议题》,《东岳论丛》2019年05期
左停,刘文婧,李博:《梯度推进与优化升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柏先红,刘思扬:《“乡村振兴之路”调研报告》,《调研世界》2019年06期
戴琼瑶,刘家强,唐代盛:《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数及政策含义——以独龙族为例》,《人口研究》2019年06期
段世江,张雪:《燕山—太行山片区减贫与发展政策目标及实践路径》,《河北学刊》2019年06期
樊士德,朱克朋:《农村劳动力流动、务工收入与家庭贫困——基于东部欠发达县域878户农户的实证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06期
高静,武彤,王志章:《网络扶贫的逻辑进路与现实鉴证——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农村经济》2019年06期
郭加书,云兵兵,张禄军:《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创新与实践探索——以高校“第一书记”扶贫工作实践创新为例》,《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郭劲光,俎邵静:《七十年来我国扶贫开发模式转型研究》,《重庆社会科学》2019年06期
何宗樾:《互联网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CFPS2016数据的机制分析》,《调研世界》2019年06期
呼倩,黄桂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流动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9年06期
黄承伟:《决胜脱贫攻坚的若干前沿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06期
黄承伟:《新中国扶贫70年:战略演变、伟大成就与基本经验》,《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金媛,王世尧:《政府脱贫目标与农户行为选择偏差——理论与产业扶贫项目的经验证据》,《财经研究》2019年06期
雷明,潘昊天,姚昕言:《中国贫困治理实践(1978—2019)——基于瞄准机制演变的分析》,《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李丹,裴育,陈欢:《财政转移支付是“输血”还是“造血”——基于国定扶贫县的实证研究》,《财贸经济》2019年06期
李娟:《习近平关于生态扶贫论述的逻辑理路及价值意蕴》,《治理现代化研究》2019年06期
李期,胡俊生:《农村转型发展中高校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担当》,《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06期
李卓,金菁,左停:《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豫西L县的实地调查》,《长白学刊》2019年06期
廖文梅,童婷,彭泰中,李道和:《生态补偿政策与减贫效应研究:综述与展望》,《林业经济》2019年06期
刘澈,金江峰:《从体制认证到交叉认证:全面脱贫视域下的国家认证能力》,《行政论坛》2019年06期
卢晓慧:《解决跨行政区域集中连片贫困区整体脱贫的实践探索研究——基于云南“倘甸片区”“行政管理托管”的调查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陆春萍,杨冲:《国家治理视域下西北民族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研究——基于甘肃省临夏州和宁夏西海固的调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马媛媛:《脱贫攻坚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困难与出路》,《农业经济》2019年06期
莫光辉杨敏:《2020年后中国减贫前瞻:精准扶贫实践与研究转向》,《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06期
宁甜甜,吴宁:《新中国70年扶贫的基本历程、成就与经验》,《云梦学刊》2019年06期
潘百涛,石建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思考》,《辽宁农业科学》2019年06期
彭玮:《我国精准扶贫的阶段特征、现实困境与政策创新》,《农村经济》2019年06期
帅昭文:《人力资本提升视角下扶贫工程成效评估体系的“光环效应”——以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为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司武林,王恕桥:论新时期我国扶贫思想的形成及实践》,《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年06期
宋凤轩,孙颖鹿:《我国财政精准扶贫的问题与优化路径》,《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06期
苏昕,赵琨:《发展性福利视域下中国贫困的可持续治理》,《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覃棹,顾典:《互联网+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电商扶贫研究》,《电子商务》2019年06期
汪三贵,胡骏,徐伍达:《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志智双扶”问题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王钢,蔡荣,金强,石奇:《互助资金对贫困户脱贫的支持:可得性和匹配性——基于贫困户与资金互助社双向选择的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06期
王蒙:《后搬迁时代易地扶贫搬迁如何实现长效减贫?——基于社区营造视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文成,陈晖涛:《激发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的对策探析》,《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文田:《脱贫攻坚战略下少数民族自治州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探究——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06期
武汉大学国发院脱贫攻坚研究课题组:《促进健康可持续脱贫的战略思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谢贤君,孙博文,雷明,张娜:《中国绿色扶贫性增长测度及分析——兼论可持续性减贫》,《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年06期
邢成举:《痕迹管理异化与脱贫攻坚中的目标转移》,《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06期
徐虹,王彩彩:《包容性发展视域下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机制研究——陕西省袁家村的案例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19年06期
徐晓军,张楠楠:《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对接:逻辑转换与实践路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徐忆楠,李志军,王东,陈源泉:《灵丘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06期
徐志刚,李美佳,王晨:《精准扶贫的脱贫与收入消费增长效应跟踪评估——来自江苏省“扶贫到户”政策的经验》《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杨世伟:《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研究》,《中国国情国力》2019年06期
姚慧芹,张涛:《边境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以广西龙州模式为例》,《经济论坛》2019年06期
姚树洁,王洁菲:《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发展与反贫之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06期
姚玉祥:《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其破解之道》,《现代经济探讨》2019年06期
苑梅:《精准脱贫中财政政策的有效供给研究》,《经济纵横》2019年06期
张露露:《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互动及协同推进析论》,《理论导刊》2019年06期
张露露:《精准扶贫中农户“争贫”现象解析》,《南都学坛》2019年06期
张琦,冯丹萌:《构建我国绿色减贫机制的理论及对策》,《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06期
张瑞敏:《农村贫困人口退出中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湖北省六县市的实证调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张亚玲,李雪蕾,郭忠兴:《统筹推进后扶贫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综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赵兵让:《扶贫开发的法治化建设推进路径探析》,《法学杂志》2019年06期
郑长德,陈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与贫困治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06期
周瑞:《精准扶贫战略下陕西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周涛,张春红:《新时期高校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路径探析——以太原师范学院为例》,《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陈祎,成媛:《脱贫攻坚背景下宁夏生态移民心理距离与交往意愿实证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07期
傅萍婷,解书慧,王可:《地方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执行问题研究——基于河南省项城市梨西村的实证分析》,《经济师》2019年07期
高飞:《合法性、嵌入性与“失准”的精准扶贫——一个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2019年07期
蒋永穆,鲜阳红,周宇晗:《基于“三有”的高质量精准脱贫研究》,《农村经济》2019年07期
李先军,黄速建:《新中国70年企业扶贫历程回顾及其启示》,《改革》2019年07期
李心记:《决胜脱贫攻坚的难点与实践路径论析》,《学习论坛》2019年07期
李忠斌,骆熙:《特色村寨建设与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反贫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07期
李壮:《贫困治理的结构性矛盾:理解脱贫阻滞困境的一个新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07期
林坤:《司法助力“脱真贫,真脱贫”——F省法院司法服务保障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调研报告》,《人民司法》2019年07期
刘晓红:《教育扶贫的产出效应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07期
马晓河,方松海,赵苹:《脱贫减贫政策效果的评价与思考——基于河南A贫困县和陕西B非贫困县的观察》,《宏观经济研究》2019年07期
盛春媛:《论语言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评《语言经济学导论》》,《新闻爱好者》2019年07期
唐萍萍,胡仪元:《绿色发展与脱贫攻坚协同推进的结构效应研究——以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07期
滕文静,唐先滨:《深度贫困地区基层扶贫工作探析——基于南疆四地州的考察》,《管理观察》2019年07期
吴本健,葛宇航,马九杰:《精准扶贫时期财政扶贫与金融扶贫的绩效比较——基于扶贫对象贫困程度差异和多维贫困的视角》,《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07期
许旭红:《我国从产业扶贫到精准产业扶贫的变迁与创新实践》,《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7期
杨净捷:《深度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思考——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例》,《时代金融》2019年07期
杨均华,刘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与反贫困策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年07期
杨晓英:《农村产业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07期
张泽鹏,彭晓璇,栾亚伟,赵剑儒,谢斌:《关于河北省平山县西下庄村精准扶贫的问题研究》,《科技资讯》2019年07期
赵莉:《以文化扶贫精准除“穷根”》,《人民论坛》2019年07期
左停,贺莉:《基于FGT指数的县级贫困程度多维表达与分类扶贫策略研究——以陕西省为例》,《经济问题探索》2019年07期
储德银,罗鸣令,贺晓宇:《助推乡村振兴的财税政策优化与机制设计——2019年财税制度创新与乡村振兴国际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2019年08期
何浩天:《精准扶贫视域下旅游扶贫的政策效果检视——以中部J市为例》,《北方经贸》2019年08期
和萍:《优化健康扶贫政策实施探索:盐池模式及经验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19年08期
李博,方永恒,张小刚:《突破推广瓶颈与技术约束:农业科技扶贫中贫困户的科技认知与减贫路径研究——基于全国12个省区的调查》,《农村经济》2019年08期
李小云:《2020年后农村减贫需要由“扶贫”向“防贫”转变》,《农村工作通讯》2019年08期
李雨,王全忠,周宏:《产业帮扶对农户脱贫及减贫效果稳定性的影响——来自贵州毕节烟草种植计划调减的经验证据》,《经济地理》2019年08期
祁志伟:《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实践观测与案例经验》,《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08期
覃志敏,黄丽珠:《乡村振兴与返贫治理》,《中国国情国力》2019年08期
檀学文:《中国移民扶贫70年变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08期
夏春萍,雷欣悦,王翠翠:《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1省的多维贫困测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08期
燕连福,林中伟:《习近平关于扶贫重要论述蕴含的思维方式探析》,《东岳论丛》2019年08期
于乐荣,李小云:《中国益贫经济增长的时期特征及减贫机制》,《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08期
袁利平,丁雅施:《教育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教育研究》2019年08期
张蒙蒙,刘天平,杨建辉:《精准扶贫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NKI和CiteSpace可视化视角》,《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年08期
张星民:《浅析贫困地区区域功能定位与本区产业选择间的相互关系——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08期
张真琦:《新时期精准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宁夏地区为例》,《北方经贸》2019年08期
朱盛艳,李瑞琴:《基本公共服务可获得性的农村贫困效应检验:基于增长效应与分配效应的双重审视》,《农村经济》2019年08期
边慧敏,徐雷:《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共进的可持续路径》,《当代县域经济》2019年09期
蔡静远,李礼连,张利国:《区域贫困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以江西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09期
陈景帅,张东玲,范伟丽:《金融发展、结构偏差与农村贫困减缓的非线性关系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19年09期
程承坪,邹迪:《新中国70年扶贫历程、特色、意义与挑战》,《当代经济管理》2019年09期
冯丹萌:《国际视角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的探索》,《当代经济管理》2019年09期
高军波,喻超,戈大专,陈建华:《不同地理环境下农户致贫机理的多尺度比较——以河南省为例》,《资源科学》2019年09期
侯波:《中国扶贫减贫事业70年:历史回顾、基本经验和世界意义》,《经济研究参考》2019年09期
胡守勇:《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的困境及其破解》,《中州学刊》2019年09期
胡亚莲:《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不断丰富与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扶贫成果与经验》,《党政干部学刊》2019年09期
黄晓蓓,钟宏武:《我国上市公司精准扶贫投入与成效现状研究——基于2017年度精准扶贫信息的分析》,《财务与会计》2019年09期
黄征学,高国力,滕飞,潘彪,宋建军,李爱民:《中国长期减贫,路在何方?——2020年脱贫攻坚完成后的减贫战略前瞻》,《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09期
李敬,贺立龙,涂远笛:《深度贫困发生与破解的理论和现实问题——2019年深度贫困破解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年09期
李静,马丽娟,姜旭:《财政支出、农村人口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09期
李玲,余麒麟,李璧初:《深度贫困地区小学教育脱贫攻坚与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以M地区资源配置为例》,《中国电化教育》2019年09期
刘丹,郑喜喜,杨悦:《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统计与决策》2019年09期
刘学敏:《寻找扶贫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中国发展观察》2019年09期
刘雨露,郑涛:《“三农”保险促进农村长效脱贫的作用机制及对策研究》,《西南金融》2019年09期
乔慧,刘爽,郑风田:《精准脱贫背景下建档立卡政策的增收效应测度:自我“造血”还是外部“输血”?》,《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年09期
施乐,杨丽娟,刘建英,卢一文:《民族地区科技扶贫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09期
孙德超,周媛媛,胡灿美:《70年“中国式减贫”的基本经验、面临挑战及前景展望——基于主体—内容—方式的三维视角》,《社会科学》2019年09期
孙久文,李星:《攻坚深度贫困与2020年后扶贫战略研究》,《中州学刊》2019年09期
涂圣伟:《聚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智慧中国》2019年09期
王建华,杨才园,谢玉梅:《农村扶贫方式的政策取向及其演进逻辑——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文本梳理》,《改革》2019年09期
邢中先,张平:《新中国 70 年来的反贫困实践:历程、经验和启示》,《财经科学》2019年09期
徐曼:《打好“后扶贫时代”脱贫攻坚战》,《人民论坛》2019年09期
杨书焱:《我国农村电商扶贫机制与扶贫效果研究》,《中州学刊》2019年09期
张屹山,杨春辉:《贫困代际传递的演化博弈与政策制度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09期
郑秉文:《“后2020”时期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19年09期
卓仑·木塔力甫,谭刚,刘新平,李钊:《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人口持续脱贫问题研究——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的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年09期
陈菲:《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影响机制研究》,《农业经济》2019年10期
陈瑾:《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江西实证研究》,《企业经济》2019年10期
陈银娥,尹湘:《普惠金融发展助推精准脱贫效率研究——基于中国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实证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10期
方世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扶贫观研究》,《学习论坛》2019年10期
顾宁,张甜:《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村减贫:门槛、空间溢出与渠道效应》,《农业技术经济》2019年10期
韩永滨,王竑晟,段瑞,郑甬龙,孙命:《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创新举措及成效》,《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年10期
何孟飞:《习近平摆脱贫困观形成的实践基础及其主要特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10期
胡钰,付饶,金书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中的生态环境关切》,《改革》2019年10期
雷彬,张爱萍:《新疆柯尔克孜族聚居区贫困户精准扶贫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阿合奇县贫困户调研数据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10期
李燕,张新美:《脱贫视角下广西特色小镇建设与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商业经济研究》2019年10期
刘小鹏,李伟华,王鹏,王亚娟,程静,马存霞:《发展地理学视角下欠发达地区贫困的地方分异与治理》,《地理学报》2019年10期
聂英华:《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动力激发策略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10期
牛胜强:《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困境及发展思路》,《理论月刊》2019年10期
孙久文,张静,李承璋,卢怡贤:《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战略判断与发展建议》,《管理世界》2019年10期
孙久文,夏添:《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线划定——基于理论、政策和数据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10期
向磊,左明章,杨登峰,马运朋:《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作用机理与实施对策》,《中国电化教育》2019年10期
尹成杰:《关于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10期
曾明,张紫薇:《精准脱贫第三方评估中的评估与反评估——一个力场的分析框架》,《理论月刊》2019年11期
郝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精准脱贫长效可持续对策研究》,《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年11期
贺俊:严学文:曹苏:《政府亲贫式支出对农村减贫影响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9年11期
华萍:《金融支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研究——以河南省为例》,《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年11期
黄倩,李政,熊德平:《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及其传导机制》,《改革》2019年11期
李建茹:《农村电商精准扶贫路径研究》,《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年11期
李金龙,刘巧兰:《构建脱贫攻坚战役中农民合理话语赋权制度机制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11期
农工党中央:《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前进论坛》2019年11期
沈贵银,孟祥海:《如何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镇调研的启示与建议》,《农村经营管理》2019年11期
宋才发:《用法治方式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成果》,《河北法学》2019年11期
谭清华:《中国减贫70年:历程、经验与意义》,《理论导刊》2019年11期
王丙鑫:《他山之石: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测度及脱贫攻坚对策——基于修正的FGT模型》,《营销界》2019年11期
王春光:《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社会文化主体性——以40年农村发展和减贫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11期
王文琦,张鹏:《江西金融发展助力农村减贫的机制与实证分析》,《价格月刊》2019年11期
王玉玲,程瑜:《新型城镇化对缓解贫困的作用》,《城市问题》2019年11期
谢海彬:《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扶贫的四川实践及启示》,《农村经济》2019年11期
尹小平,孙璞:《新能源产业如何助力脱贫攻坚》,《人民论坛》2019年11期
张琦,孔梅:《“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减贫目标及战略重点》,《改革》2019年11期
朱楷文,李晓广:《精神扶贫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中国国情国力》2019年11期
庄天慧,张海霞:《开放包容:新中国70年贫困治理的经验和逻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11期
耿军会,孙璐:《河北省深度贫困县金融精准扶贫脱贫的长效机制研究》,《经营与管理》2019年12期
孙博文,谢贤君,程志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可持续减贫效应——基于OECD绿色增长框架下的绿色减贫效率》,《生态经济》2019年12期
闫吉,李海燕:《以农业科技推进扶贫攻坚战略的政策建议与研究》,《农业与技术》2019年12期
左停:《如何更好激发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动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12期
阿班·毛力提汗:《新疆扶贫攻坚的进展及成功经验》,《新西部》2019年13期
龚晓菊,张跃化:《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江西省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绩效评估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19年13期
范昀昀:《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实践和思考》,《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15期
戈艳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人民论坛》2019年15期
顾承虎,张斌,张超:《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县域产业扶贫创新及路径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15期
李剑芳,李鲁:《新时代我国精准扶贫现状及对策建议》,《价值工程》2019年15期
李萌:《加强贫困村党支部政治建设》,《人民论坛》2019年15期
刘浩然,胡象明:《精神扶贫的三个维度》,《人民论坛》2019年15期
鲁明月:《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研究》,《乡村科技》2019年15期
聂燕敏:《用大数据提升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效》,《人民论坛》2019年15期
师荣蓉,丁改云:《金融发展多维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统计与决策》2019年15期
温彩璇,李晓鹏:《脱贫攻坚重在可持续》,《人民论坛》2019年15期
张凡凡,张启楠,伍国勇,杨兴洪:《农村减贫效率空间依赖特征及效应分解》,《统计与决策》2019年15期
张之红:《乡村振兴视角下贫困村推普脱贫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基于K村的调查》,《乡村科技》2019年15期
樊召玲:《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16期
刘亚楠:《基于扶贫客体的精准脱贫及其影响因素》,《北方园艺》2019年16期
王思斌:《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的点面结构》,《中国社会工作》2019年16期
刘健挺,李明贤:《脱贫攻坚如何用好小额信贷》,《人民论坛》2019年17期
罗荷花,欧阳佳俊:《政府扶持政策对农村减贫效果的影响》,《统计与决策》2019年17期
宋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建立新时代扶贫长效机制——滨州市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新西部》2019年17期
杨衍,顾莹:《新局势下教育扶贫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17期
刘晶,孙亚南:《新常态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减贫效应分析》,《商业经济研究》2019年18期
潘欣瑜:《共享发展理念视域下农村人口脱贫问题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18期
尹雪瑞,夏咏:《农村普惠金融测度及减贫效应——基于新疆82个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9年18期
丁士军:《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特征与脱贫道路思考》,《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19期
瞿连贵,石伟平,汤杰:《推动高质量脱贫的职业教育应对策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19期
乌兰:《优化精准扶贫财政政策》,《人民论坛》2019年19期
许俊鹏,程路恒:《新时代背景下产业扶贫路径探索——来自阜阳市颍州区实地调查》,《价值工程》2019年19期
张姗姗,吴春梅:《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济贫效应的实证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19期
周清清:《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探索成效分析——以贵州省XX县为例》,《智库时代》2019年19期
王宇:《统筹扶志与扶智在精准扶贫中的关系》,《人民论坛》2019年20期
张瑞敏,龙梅:《对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思考》,《新西部》2019年20期
章文光:《“五个一批”助力脱贫攻坚》,《人民论坛》2019年20期
毕树沙:《职业教育扶贫的所为与所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21期
冯丹萌,陈洁:《脱贫之后如何防止返贫——基于三省四县的调查》,《农村工作通讯》2019年21期
蒋昌忠:《论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攻坚中的主渠道作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21期
孙邦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21期
张頔:《基于绿色金融助力下的脱贫策略探析》,《中国商论》2019年21期
章文光:《决胜脱贫攻坚背景下的“六个精准”实践分析》,《人民论坛》2019年21期
程文超,王璐,晓琴,乌日汗,王冲:《扶贫旅游推动贫困地区脱贫的成效及对策研究》,《科技经济导刊》2019年22期
李智永:《乡村振兴与长效扶贫机制衔接的路径探析》,《领导科学》2019年22期
孙巍,冯星:《东北振兴与脱贫攻坚协调推进政策机制分析》,《统计与决策》2019年22期
孙雪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价值及实施路径》,《教学与管理》2019年22期
陶爱萍,常丹砚,蒯鹏:《包容性创新减贫效应研究》,《统计与决策》2019年22期
章文光:用好脱贫户分类监测巩固脱贫成效》,《人民论坛》2019年22期
刘建刚,韩楠,张美娟:《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对农村脱贫的门槛效应分析》,《统计与决策》2019年24期
宋振玲,彭蕾:《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对策研究》,《法制与社会》2019年27期
张中强:《“赋权式扶贫”的价值追求与推进路径》,《人民论坛》2019年27期
张丽敏:《扶贫攻坚中返贫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28期
张阳:《红色旅游背景下乡村脱贫方式创新研究》,《中国市场》2019年28期
储招杨:《农村弱势群体“思想脱贫”之教育可为——基于对精准脱贫视阈下农村弱势群体“思想脱贫”的对策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30期
田莹莹,张若望,翟路萍:《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金融支持探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30期
曹委,张艳荣:《贫困治理视角下特色产业扶贫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31期
张子睿:《浅析中国部分地区的贫困成因及脱贫对策》,《价值工程》2019年32期
王宇峰,贾海慧,张乃琴,王希江,李汝婷:《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33期
张琦:《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民论坛》2019年S1期
张鹏瑶:《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户可持续生计影响因素研究》,《经营管理者》2019年Z1期
内容时间:20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