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最近20年,旅游业尤其是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正在不断加大,已经成为许多农村地区的新兴产业,但相关研究却十分欠缺,尤其是旅游业为农村和农民创造了多少收入和就业机会这一基础性问题,也不能从当前的旅游统计和研究中得到答案。本论文将尝试对该问题进行探索。本文在综述当前农村地区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运用三种方法探索了旅游收入在城乡之间及城乡居民之间的分配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了旅游业对农村发展和对农民增收就业的影响,探讨了旅游业如何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的公共政策。论文以实证为主,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是导论,重点论述了选题的意义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章首先从全国和城乡两个层面介绍了旅游业的发展态势,阐明了旅游业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其次论述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框架、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 第二章从旅游扶贫、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旅游城镇等四个方面,综述了旅游业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并通过评价目前的研究水平,提出尚需解决的问题和本文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第三章是旅游影响研究的方法论和数据处理部分,运用专家调查法、增加值率法和投入产出法研究了旅游收入和旅游业增加值在城乡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分配,以及旅游收入乘数和就业乘数。结果是:农村和农民所获得的国内旅游收入份额分别为21.5%和11.6%;旅游业增加值率为50%;农村的旅游业增加值率59%,由东至西分别为57%、63%和66%;农民的旅游业增加值率为62%,由东至西分别为60%、66%和69%。根据这些参数本文计算了全国和各地区的农村和农民所获得的旅游收入和旅游业增加值,并根据增加值的相关数据及案例研究中得到的数据分别计算出旅游业的收入乘数和就业乘数。 第四章以处理后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比较了东中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差异和基本特征,比较了东中西部旅游业对农民增收和就业的贡献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西部旅游业的发展。 第五章是一组案例研究,主要是为了印证第三、四章做出的一些基本结论的可靠性,并进一步探讨农村和农民受益情况的特征,以及旅游业在农村的适宜的发展模式。本章运用快速评估法和重点调查法估计了旅游业为农民提供的收入和就业机会,验证了农民是农村旅游业的主要受益者;通过探讨农民进入旅游业的门槛,证明了农民获得的就业机会与劳动力素质的相关性等,同时总结了案例研究对象成功的主要经验。 第六章是对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政策评价。本文认为,中国的旅游业尽管得益于政府的推动,但是基本上是由市场需求诱导出来的。政府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为旅游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以法律的方式界定和保障旅游业经营者的产权;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公共品。本文的结论,一是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管理,但政府不宜参与旅游业的经营。二是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通过吸引社会资源化解自有资金匮乏的做法,是农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特别重要的经验。三是要特别注重发挥社区的作用。四是在旅游资源开发上,要防止“城市化”及“以车代步、以索道代步”造成的破坏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倾向;在旅游资源经营上,要防止注重近期收益而不愿为未来收益支付必要的维护成本的倾向;在旅游产品布局上,要防止过度竞争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下滑的倾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18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审图号:GS(2020)440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