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书分析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研究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总报告编制了中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数和浙江省的共同富裕指数,动态反映全国和浙江省的共同富裕程度。总报告设计的共同富裕指数由经...展开
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书分析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研究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总报告编制了中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数和浙江省的共同富裕指数,动态反映全国和浙江省的共同富裕程度。总报告设计的共同富裕指数由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居民收入与财产、公共产品可及性、人民生活质量、收入分配公平度和生命健康7个二级指标以及31个三级指标构成。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关键着力点。总报告测算了全国及浙江省2013~2022年的共同富裕指数。从共同富裕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中国共同富裕程度近年来得到显著提升,2013~2022年,全国共同富裕指数从8.24增长至45.12,浙江省共同富裕指数从45.23增长至80.7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先行指标、基础保障。2022年浙江在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发挥出明显的辐射带动效应,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了浙江经验。本书的专题篇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些专题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进第一支柱自身调整优化,加快第二支柱的覆盖与发展进程,全方位助力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第二,公共卫生体系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最基本公共产品,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屏障,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更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石保障。第三,构建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是促进国民群体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和战略路径。第四,人口问题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应坚持以民生为本,着力破解限制家庭生育决策的堵点、难点问题,应加强生育支持顶层设计,探索符合我国人口和文化特征的生育支持政策实施方式,进一步扩大优生优育服务覆盖范围,加快建设高质量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第五,住房是民生安居乐业的根本。住房市场体系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市场的问题,而且是民生与经济的交叠处,要想确保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政策的设计需要剥离其投资与居住的属性,构建房地产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第六,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创新和发展,数字化场景越来越多,数字应用领域相关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也在不断涌现。任何一个行业插上数字化翅膀之后,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提升了群众个体层面的感受。第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需要着重解决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统筹谋划、突出重点、一体化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第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蕴含物质生产、精神凝聚等丰富内容,是保障全体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支点,也是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解决文化“空心化”问题的重要抓手。需要从制度层、供需层、保障层方面进一步优化城乡资源优化配置,进而形成“管理、供给、运营”一体化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第九,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可以有效地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实现共同富裕和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十,普惠金融的发展应包含广泛的包容性、特定化配比程度和商业可持续性三个维度。需拓展金融服务深度与广度,提升民生领域服务质量,实现商业可持续,并优化特定服务配比,以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金融服务。第十一,“四好农村路”建设是我国农村交通运输事业的核心任务,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围绕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的任务要求,通过优化路网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坚持建养并重、加强融合发展,进一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不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区域篇介绍了天津市、湖北省、青海省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这些省份在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针对短板和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推动共同富裕的具体举措。案例篇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横坎头村共富探索、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路径探索、广西桂林市慈洞村从深度贫困村到共富示范村的模式转换等:浙江省余姚市横坎头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打造出远近闻名的红色主题景观群;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深入思考总结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宝贵经验,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衔接共促,为促进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激活新引擎、培育新动能;广西桂林市慈洞村“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值得借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