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不仅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人民精神富裕的重要抓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文化治理理论奠定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十四五”期间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取得了突出进展,但受制度建设不完善、供需失衡、保障要素不健全等影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面临着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城乡发展不平衡、可持续发展乏力等瓶颈问题,亟须从制度层、供需层、保障层入手,积极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明晰供给主体职责边界、激发市场活力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内生机制;以搭建“互补式”空间场景、“平台式”双向反馈模式、“数字化”服务模式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匹配;通过强化监督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经费支撑,保障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长效发力。
<<
杨燕:博士,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四川省第十四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创新与公共政策。
彭柳:讲师,德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层治理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