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2020年,云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0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7.06%,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相比,云南还存在近10个百分点的差距,这意味着云南在未来5到10年内仍具有较大的城镇化发展潜力。云南省受地理条件限制,经济发展落后,城镇建设起点低,人口素质不高,需要全面创新建设路径以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鉴于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有用经验,本着因地制宜、开放创新、市场主导、公平共享的基本建设原则,云南省政府应从城镇空间、产业、人口、居民生活质量和民族文化等层面构建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以稳步提高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本文是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机制构建与治理转型研究的绪论,具体包括研究的战略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对象与分析框架、对已有研究的评述以及研究意义和价值等五方面内容。
本文对国内外城镇化研究学术史进行梳理,具体包括以人为核心、提质增效的新型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相关研究的理论争议、发展脉络及评述,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困境、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路径的研究,国际城镇化研究脉络五个方面内容。
本文主要围绕型城镇化的人口机制、经济机制及社会机制研究进行评述,具体包括新型城镇化的人口迁移流动机制研究评述、新型城镇化的经济机制研究评述、新型城镇化的社会机制研究评述等三方面内容。
本文主要围绕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经济机制及就业促进进行研究,具体包括外出租地失地农民的就业促进研究、社会关系网络的运用与建构、分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关系网络等三方面内容。
本文介绍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行动机制及案例,具体包括欠发达地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实践改革、社会治理项目评估模型应用、欠发达地区社会治理案例分析等三方面内容。
本文采用因子-聚类分析方法及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发现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河南省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五个关键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类型和形成机制,并从主体功能区定位及差异化类型区视角,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是陕西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比分析全国各地区城乡收入比与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探寻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最后提出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增加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创造基础、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陕西省城乡居民实现充分就业,激发中小微企业活力,鼓励并引导城乡居民积极进行创业,增加陕西省城乡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以...
持续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将陕西76个县城分为大城市周边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县城和专业功能县城四大类,分析显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人口流失、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低质、市政公用设施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蓝田、富平、太白、岐山四种类型县城案例研究,设计协同发展、服务“三农”、绿...
战略衔接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