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研究结论

本文介绍了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的重要意义。

作者:周振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城乡社会学:观察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视角

本文致力于以“城乡关系”为中心建构一个城乡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沿袭费孝通的城乡研究传统,从城乡关联的角度考察中国正在经历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与社会转型。这个理论框架立足于“关系主义”,尝试纠偏经典社会转型理论的个人主义倾向,从而可以更好地阐释中国社会转型的经验与体验。

作者:何雪松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中国“城乡社会”的历史转型与地方差异

在中国,每一个完整的地方都是有城有乡的,因此,每一个完整的地方都是一个“城乡社会”,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城乡社会”的体系。从这种视角看问题,就会注意到中国城乡关系的一体化内含两个机制:普适性的一体化机制和本土性的粘连性机制。前者如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后者如土地公有制及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单一制的央地关系及市管县体制、身份制度和家庭制度。城乡社会的历史转型...

作者:熊万胜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下的乡村振兴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经验是,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在当前中国基本制度设置中,一方面,农民可以自由进城务工经商,也可以选择进城安居生活;另一方面,国家为农民保留了返乡退路,万一进城失败,农民仍然可以退回农村。正是因为进城失败有退路,农民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进城,国家也不担心因为经济周期造成进城农民失业而引发社会政治不稳定,中国因此有了城乡之间的相互支持、...

作者:贺雪峰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区域中国:乡愁与城愁的交融与舒解

高流动性社会的制度困境与无根化社会的价值困境,让“何处栖身”与“何以安身”成为当代中国城乡治理的“阿喀琉斯之踵”。公共服务水平、共同体精神、发展机会与吸引力四大维度的差异性,导致乡愁与城愁的内涵与发生机理呈现双向交融的特征,并通过新型城镇化战略平台的塑造,以达到统筹乡愁与城愁舒解之目标。李昌平、贺雪峰、熊万胜对乡村建设提出的各种发展思路仍然是基于乡村建设的自身视角,缺乏...

作者:唐亚林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区域社会研究及其对于理解整体中国的路径意义

布罗代尔长时段历史观及其关于地域环境对于人类社会行为影响的论断,对于我们理解整体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思维扩展与视角转换意义:理解当下的中国,应当有一个历史的视野;理解任何社会事实,须将其置于特定的空间环境中予以审视。这种“时空坐标”的思维取向,正是区域社会研究范式的核心要义。区域社会研究的学术旨趣在于超越空泛的整体宏大叙事,将宏大叙事背景下被一般化、平均化的抽象社会,还原...

作者:汪华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大都市郊区乡村的“去工业化”与乡村振兴形态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上海正在经历一场高强度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生态环境整治运动,其核心的政策内容是“五违四必”。在这个地方的政策浪潮中,上海郊区乡村的发展权和产业空间被不断压缩,但是全国层面的乡村振兴战略又似乎要求上海郊区乡村“重拾发展的主题”,两者之间存在的张力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将上海大力实施的“五违四必”对郊区乡村的影响概括为对郊区乡村“去工业化”,并尝试从上海较为紧...

作者:叶敏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大城市郊区乡村的生活治理:从基本治理单元的视角

工业化与城市化对人口的吸纳导致乡村社会出现原子化与空心化的村落形态。随着乡村社会的人户分离、原子化以及空心化现象的加重,通过基层政府治理和农民自我治理的方式满足民众的生活治理需求是困难的。本研究从基本治理单元出发,基于上海火村网格化党建的基本经验,通过网格单元的组织化,将党群工作与社区治理相结合,实现了乡村社区内部的生活治理。一方面通过党建的组织功能将基层党建与民众的日...

作者:杨君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电商村落:网络社会与乡土社会的相互建构

网络社会的崛起,特别是网络市场的出现,打破了城乡之间的空间区隔,为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研究通过对山东曹县大集镇冯村的实地调研,剖析了一个电商村落形成表演服饰市场集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网络社会与乡土社会呈现相互建构的特点:乡土社会的市场信息封锁被网络社会彻底打破,促进了网络销售信息和网店经营技术在村庄的传播;乡土社会的“抢货”风波则成为折射网络社会销售魔力的村庄公...

作者:宗世法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代际支持、时空压缩与城市化模式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城市郊区农民的生活方式与青年群体的婚居模式及职业倾向的剖析,提出时空压缩背景下就近城市化的解释与分析路径,并反思其内在的运行机制。苏州郊区农村老年人的高度独立性与代际支持,凸显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家庭阶层维持的生活意义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青年群体的“两家并一家”婚居模式。在这种阶层面子观的驱动下,青年群体教育分化带来了职业分化,同时出现了高消费型生活...

作者:沈迁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战略衔接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