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在延续新中国成立后再分配住房体制的基础上,经过再分配与市场化并轨住房体制,最终走向了市场化住房体制。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市场化住房体制的确立,住房由原来的“福利品”性质转变为“商品”性质,并在住房价格短期内急剧攀升的作用下,成为城镇居民积累财富的重要形式,具有了“投资品”的性质。据宜信财富与联办财经研究院的调查,目前中国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占6...
云南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2.15%上升到2011年的36.80%,另据《云南城镇体系建设规划(2011~2030年)》,2015年城镇化率为45%左右,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5%。相关研究已经表明,云南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我们更加关心的是城镇化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将是疏通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重要前提。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以人...
在我国,社会公正目标实现的主要障碍是城乡二元体制。中央政府为克服这一障碍所确定的战略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在此,本文主要讨论城乡二元体制的非公正性以及城乡一体化与社会公正性目标的契合问题。
城乡户籍制度是目前在我国被普遍批评的一种具有福利身份区隔和歧视性的制度。这一制度制定并形成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同时也被认为是“二元经济结构”的最显著标志之一。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共识也是众多改革之中最为充分的。但是改革幅度很小,至今尚未大规模起步。同时它也是近年来如此众多的改革领域内对改革目标、方向与路径认识最不统一,被利益绑架最甚,最缺乏改革动力的一个制度。
村民外出务工以后,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土”的束缚与“乡”的限制,同时,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农村也在逐渐改变其孤立、封闭的状态,农村正在由自给自足的农业走向市场化的农业。原生态意义上乡土性的核心内涵——凝固的“土”与封闭的“乡”——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在务工村民城乡往返的流动中,原生态的乡土性不可避免地走向消解。
乡村治理问题是“三农”问题中一个需要特别重视和解决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在当代以人为本的在地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讨论中。这个概念包含了乡村经济发展问题、乡村基层政治问题、乡村基层组织问题及乡村文化建设等多个主题。
本文介绍了2015年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分析了当前制约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对北京城乡一体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2015年北京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良好开局;创新驱动城乡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城乡和谐宜居环境加快构建;城乡公共服务和民生福利水平提高。城乡一体化“...
2008年底,《中共北京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经过七年的发展,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度设计已经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二是制度的覆盖程度较高;三是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差距进一步缩小。通过对“十二五”时期全市城乡一体...
“十三五”时期,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重点解决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转型、农民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要牢牢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破解城乡二元土地问题为突破口,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打造市、区、镇三级统筹的协同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基本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
从国际经验和京津冀发展现实来看,北京“大城市病”的实质是在有限的空间里集中了过多的功能,只有功能疏解才是明智之举。北京城市功能疏解对区域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布局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对北京实现产业升级和阶段跃升来讲也是最好的时机。北京应从五个方面发挥对区域的核心引领带动作用:一是在“瘦身”中“强体”,即通过功能疏解,突破发展瓶颈,更好地发挥首都核心功能;二是在...
战略衔接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