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村政治现代化     检索到  68795  条相关信息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是多层面同步转变的过程,涉及人类活动的每个方面。在我国,农村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农村经济现代化农村政治现代化农村文化现代化以及农民的现代化等内容。

作者:袁金辉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本文的主题是中印两国政治现代化的比较,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印两国的国家结构、政治构架、政党制度等,总结两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特点和经验教训。从而得出结论: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立足本国国情;政治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不同的政治制度提供不同的现代化国际环境。

作者:李云霞 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经典的政治参与概念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的主体一般是指公民个体,政治参与活动主要包括公民个体的投票、选举、主动接触和结社活动。在这些活动方式中,除了结社活动具有群体性特征外,其他活动都高度个体化。显然,一些团体性活动,比如利益集团的活动,并不在政治参与的研究范围之内。更重要的是,政治...

作者:杨光斌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在关于近代乡村政治的研究中,无论在具体观点和研究路数上有多大的差别,官僚政治在县及以上层面,而乡下则主要是绅士和家族长老的政治舞台,则是广为人们认可的历史事实(费孝通,1999c:340~343)。

作者: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关键词: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约旦政治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对于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重视政治参与、社会合作以及保证平等、公正等经验并不完全适合新独立国家。约旦人遭受过长期的殖民统治,接受殖民思想教化,缺乏参政能力。国家的命运依附于统治者的命运,殖民印记仍未彻底消除。

作者:李茜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随着宏观的中国社会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微观的村庄社会结构、社会时空和政治文化形态也开始在现代性、和乡村地方性逻辑的互通互融中去重新构建它在即将揭开的21世纪历程中的形式与内容。这一时期人们更为惯常的财富、权力和知识的三元因素去重续对于村庄层级结构的评价标准,进一步褪去了村庄社会本已淡薄的政治色彩,使村庄政治成为村治精英和个别“大社员”所专有的公共空间...

作者:吴毅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30年的发展是一个国家逐步透明化的过程,因为,这30年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中展开的。不论是改革,还是开放,都力图在使这个国家能够更好地走入世界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吸收世界的文明成果。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不仅逐步清除了各种认识上的误区、思想上的隔阂和制度上的屏障,而且使世界能够更加便捷、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军事等方面...

作者:林尚立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在过去40余年,晋江农村在发展中曾一度起到先导性作用,虽然产业向城市和城镇集中,但是农村依然有其经济基础。晋江目前已经把乡村纳入城乡一体化进行规划和发展,但是并没有按城市建设方式来建设乡村,乡村成为晋江现代化发展的另一种多样性资源。在这个基础上,晋江推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农村现代化发展。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农村现代化并不是抛弃传统,而是让传统与现代实现...

作者:张文博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