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章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正义的理论基础。虽然马克思并没有确立一个正义原则,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理解公平正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马克思认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真正的正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就是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在当代的体现。如何在社会主义阶段不断地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
本章对当代中国农民工现状进行全面的考察,对我国农民工的不公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以及2013年度“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1、CSS2013)的资料实证说明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工在户籍制度的约束下,在教育、社保、就业等领域所遇到的各种不公平现象的原因。联系实证说明户籍制度的不公平体现在岗位的不开放、社会保障的不一致和工资待遇的不一样等方面...
本章以毛泽东时期、邓小平时期和21世纪以来三个时期为基点,分析户籍制度在改革开放之前、之后以及21世纪如何影响农民工的机会获得,重点分析制约农民进城的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户籍制度演变的历史动力,分析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国家的富裕和人民的幸福,不断调整制度以满足人民合理需求的过程,但不同时期采取的方式不同。在资源获得方面,主体资格限制和收入分配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别。
本章探讨西方国家对流动劳动力的制度规范,并对其进行评价。由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西方也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现象。西方制度在规范流动劳动力的市场行为方面,重视个人才能与市场流通机制,重视个人的迁徙权利与市场自由竞争的作用。西方国家在劳动力市场形成之初,就没有身份区分。因此,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一直不存在二元制度问题。发达国家也很重视流动劳动力的培训教育,为现代大工业培养技...
本章从公有制的进一步完善、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机会、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农民工机会公平的具体解决途径,其目标是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民工与市民机会真正平等。第一,要体现制度正义的原则,在就业方面体现能力与资源的充分结合;在收入分配上应该体现“得其所得”,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体现在红利的“公平分享”。第二,制度也需要执行。制度的执行要落...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迅猛发展。2012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明确把城市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城市化的基本含义为人口的城市化,即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由此使城市人口规模增大、比重提高的过程。
社会融合、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融合教育是本文中的重要概念,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辨析,明确其具体、详细的内涵是本文内容的立论基础。教育与社会融合的关系怎样?教育能如何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教育角度有哪些?这些不同的教育角度或教育环境与随迁子女的城市社会融合有怎样的关联?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育观照下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研究,建基...
截至2015年11月,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为29247万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3108万人,增长11.89%。与此相应,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已有研究表明,6~11岁和12~14岁儿童的城市就学率在96%以上。换句话说,义务教育阶段的绝大多数随迁子女拿到了就读城市学校的“入场券”。在对随迁子女接受城...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