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合作共建园区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开展产业合作的一种新的重要模式。近年来,皖江示范区利用有利的区位优势和“先行先试”的政策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各类园区的合作共建,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成为有力推动示范区建设与发展的一大亮点。本研究通过结合最新相关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皖江示范区园区合作共建的基本现状、发展特点、合作类型、经验做法及其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园区合...
皖江示范区是安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本文总结了皖江示范区自2010年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对外开放水平的整体变化情况,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对外开放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结合未来对外开放的新趋势和新热点,提出了皖江示范区未来深化对外开放的主要路径和重点任务。
招商引资是皖江示范区建设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本。本文简要介绍了皖江示范区招商引资基本情况与有效举措,初步归纳了招商引资的主要成效与问题,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建议。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来,示范区在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承接载体、优化服务环境、构建政策规划体系等方面卓有成效,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规划序时进度,较好地实现了预定目标。在推进示范区建设的诸多举措中,巢湖市和铜陵市相继顺利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格外令人瞩目,这既给周边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使合肥从临湖走向了拥湖,芜湖、马鞍山、铜陵三...
皖江城市带通过三年多的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规模已显著扩大,下一步的发展应突出产业质量升级,打造示范区的升级版,特别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示范区的升级版。本文对此试作探讨,提出要深入到产业共生层面开拓循环经济发展思路,扩展和完善产业共生圈中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网络。针对皖江示范区产业共生圈存在的薄弱环节,本文认为当前应重点对产业链条“补链”,对产业网络“补网”。并要发展一批“关...
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为进一步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整体战略,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发展,全面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需要提升人才作为示范区第一资源的引领支撑作用。本文对2010年以来示范区人才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总结,深入分析了示范区人才保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建设目标的实现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苏滁现代产业园是安徽省参与长三角互利合作、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提升皖江示范区建设水平的重大成果。自开工建设以来,园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新理念、新模式、新平台”的思路深入开展工作,围绕创新平台,深化合作共建;围绕产城一体,高点编制规划;围绕产业先行,推动招商引资;围绕提质升级,聚力园区建设;围绕创新机制,破解要素瓶颈,各项工作取...
2012年11月1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设置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皖政秘〔2012〕515号文)。围绕打造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和现代化新城区的定位,产业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平承接、高强低投入,高效率服务,高效益产出”,积极探索“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全新的运作模式和体制机制。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