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湖北,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作为中国中部的一个人口和经济大省,湖北东靠安徽,西连重庆,南接湖南,北邻河南,西北与陕西接壤,东南与江西毗邻,在全国的发展大局中起到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枢纽作用。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湖北也是我国城市兴起较早的省份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北城市发展虽历经曲折但仍然取得辉煌成就。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浪潮,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之一也得到迅速扩张,一座座城市伴随着林立高楼如久旱逢甘露的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崛起。湖北作为全国重要省份之一,在1979~1997年这一黄金时期也得到了快速有力的发展。
1997年国务院做出了“暂停审批县改市”的决定,民政部对撤县设市进行了严格管理与控制。从1998年起,湖北设市步伐大幅放缓,城市进入稳定发展阶段。1998年至2019年又可分为两个小的阶段:1998~2002年间的城市提质增效阶段和2003~2019年间的城市抱团发展阶段。
武汉市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在中国近代有“东方芝加哥”美誉。武汉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经过70多年的努力奋斗,武汉已成为全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长江经济带三大核心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龙头城市,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也是中央军委武汉联勤保障基地驻所,被称为全国“新一线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最早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学者提出。湖北省委、省政府及时做出正确决策,将“一主两副”(即一个省域主中心、两个省域副中心)作为全省城市化的重点战略。经过十多年建设,已取得成功经验。
湖北在2003年开始实施“一主两副”战略之后,武汉和襄阳、宜昌有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一些地级市也加快了发展步伐。湖北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着眼调动各地积极性,推出“一主两副多极”城市发展战略。
湖北省有县级市25个,比省辖市数量多1倍多。这里,主要从湖北省2006年起发布的县域经济工作考核情况通报中提取数据,对县级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从湖北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的20个县市区来看:受表彰的第一类县市区8个,分别是武汉市江夏区、襄阳市襄州区、荆门市东宝区、大冶市、仙桃市、宜昌市夷陵区、汉川市、枝江市;第二类县市区7个,分别是枣阳市、宜...
2019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强调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湖北省应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功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