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市场减贫

从认知层面理解市场的力量

文章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从认知层面分析了市场的力量。

作者:李伟 陈民 彭松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市场经济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文章主要以房地产发展为例分析了市场经济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及政府的职责问题。

作者:李伟 陈民 彭松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完善的市场秩序与成熟的法制体系下的美国社会建设模式

美国在完善的市场竞争秩序与成熟的法制体系下,通过社会核心理念的打造,发展非营利组织、改革行政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行人口均衡政策等方式,打造其所谓的“伟大社会”,推动了美国社会领域的发展。尽管中美国情有不同之处,社会建设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经验,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者:连玉明 朱颖慧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混合福利框架下的养老服务市场分析——以杭州市为例

混合福利的供给、筹资和规制三维分析框架,一直是社会福利分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边界的经典维度,其三者相互关系的变化能够清晰地展现福利的结构,而杭州市作为全国养老服务试点城市,其政府主导、市场和其他主体共同参与的格局表现出混合福利的一种典范性经验。从杭州养老服务市场多元主体看,政府的主体责任被充分强调,其资源投入持续加大,针对民政服务对象的内部市场充分建立起来,但未能增进...

作者:朱浩 杨团 房莉杰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省(区)际经济关系与区域市场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区域市场、宏观经济的分层次调控与区域市场两大问题,并认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区域市场体系,关键的问题是建立各具特色的省际区域市场。

作者:张萍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关于建立湘粤共同市场的设想

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立湘粤共同市场的客观基础及其战略意义,接着分析了共同市场的性质、任务和原则,最后探讨了建立以粮食为中心的农产品共同市场和建立省际边界区域共同市场两个问题。

作者:张萍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探析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在实践上是一个跨世纪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认识和理论上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本文就几个基本问题做一简析。

作者:张萍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的特点、规律性和发展阶段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提出来的,方向总的来说是明确的。但是,通过改革要把这种体制改造成什么样子,或建立一种什么模式的新体制?在认识上是不明确的。因此,改革的初期阶段,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探索。在改革已经成功地进行了15个年头之后,我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对改革过程的基本特点、规律和发展阶段做一理性的概括和剖析,这对加深对我国改革...

作者:张萍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论述了什么是市场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作者:张萍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论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转型和结合

本文首先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与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调节的结合的意义,接着探讨了实现产品型计划机制向商品型计划机制的转变和完善,然后就形成和完善计划型的市场调节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分析了如何逐步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和结合形式的合理组合。

作者:张萍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