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中国社会保险法律服务体系的现状、评估与建议

法律服务体系在社会保险制度安排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赋予制度以强制性、稳定性、司法适用性,并对制度体系性的增强以克服碎片化有积极功能。社会保险法律服务体系表现出私法与公法的复合性,对实质上不平等法律关系的矫正性等特征。《社会保险法》出台后,中国社会保险法律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已有基本法律但配套法规远未完善,法律制度二元分割,多元监督体系初步形成但监督实效不佳,从法律层面确...

作者:栗燕杰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中国教育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教育服务是保障人民教育需求、调节社会分配的社会服务,具有鲜明的社会保障属性。中国在教育方面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经历过曲折的发展历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中国教育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教育自身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越来越高,发展中的一些新趋势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一个时期,要加快完善现代教...

作者:王延中 单大圣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中国妇女福利与家庭服务

妇女福利和家庭服务是社会福利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我国妇女福利事业和家庭服务事业发展现状及相互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妇女福利与家庭服务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造成妇女福利与家庭服务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发展家庭服务事业提升妇女福利的依据和对策建议。

作者:王立剑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中国儿童福利服务现状与发展

均等的、专业化的、充分的福利服务是儿童社会福利体系中处于较高层次,更为人本的部分,它的建构,涉及社会福利理论以及儿童观,更涉及社会建设与管理。我国儿童福利服务快速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未来发展,我们必须在政策法规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建设,自上而下的、运行畅通的运行机制建设和专业化建设等方面加快步伐,以真正实现满足全体儿童发展需求的进步社会目标。

作者:陆士桢 李月圆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农村残疾人福利服务是当前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与经济发展现状相比,残疾人福利服务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尤其是许多针对农村残疾人的服务仍然停留于基本保障阶段,距离福利性质还有不少差距。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内,秉承福利和平等两大价值理念,以救助服务为基础,以康复服务为主体,在尽快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由当前的保障型向福利型转变,使农村残疾人充分享有各项惠农政策和社...

作者:刘振杰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中国灾害救助服务的转型与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长期的救灾防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面对日趋严峻的灾害形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为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国政府致力于加强防灾减灾服务,逐步扩充灾害救助内容。虽然我国灾害救助服务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但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为完善灾害救助服务,应借鉴发展灾害救助的国际经验,更新灾害救助理念,加强灾害救助综合协调机...

作者:张建伟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部分国家发展社会福利服务的实践经验——以瑞典、法国、日本和美国为例

经过多年的完善与发展,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服务制度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正处在社会保障制度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学习和借鉴。本文选取北欧国家的典型代表——瑞典和芬兰以及西欧的法国、东亚的日本和北美洲的美国,重点介绍各国对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等群体的社会福利与服务政策内容及服务递送方式,为中国加快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谢琼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国外长期照顾制度模式的比较及借鉴

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历程与当今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既具有显著相似性,又具有诸多的差异之处。而选择不同的福利体制,所体现的制度建设理念更是存在根本的差异。这种理念的差异表现在政府、市场和家庭三种福利提供主体的角色分配的不同,社会团结的主要模式和场所的不同,集中表现在福利体制的关键制度绩效指标——去商品化程度上。本文以长期照顾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引入埃斯平安德森福利...

作者:丁怡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贫困治理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