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作为“社会安全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公民提供的最后一道保障防线,它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保障贫困人口的生存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前文所述,当国民生活遇到困难,难以维持生计,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最低生活补助。失地农民在生活中遭遇到困难时同样享受这个基本权利。
上文中已阐述了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由农民转化为市民之后,政府应当为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将是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作为城市居民所要享受的最核心的保障。失地农民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及失业保险待遇应根据其承担的相应缴费义务而与城市居民保持一致。而养老保险,作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最为重要与核心的部分,其缴费与待遇享受相对...
由表7-1、7-2和7-3可以看出,通过配套农村集体出资部分和以政府出资为主体的统筹账户部分,三市失地农民的养老金水平均有了较大提高。但提高后的失地农民养老金是否合理,还有待比较分析。
从第七章的测算结果可知,通过对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筹资与发放的规范,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持基本生活,但从替代率分析来看,最高值也只有18%~24%,这与国际公认的60%的合理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也没有达到30%的合意替代率水平。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水平进行动态调整。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实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关键。因此在充分、合理补偿的基础上,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从总体上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符合失地农民的切实需求,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公民权,使失地农民的国民待遇得以实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应根据经济发展而作适当调整,以保障失地农民享受城镇化、工业化的成果...
根据上文分析,以南京市为例,重构后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和基本生活保障。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目前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本书基于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重点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本书的基本思路是:在借鉴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建设的实践,以南京、郑州和本溪三市为例,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内容、保障水平等做出实证分析,以揭示当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
20世纪最伟大的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在该世纪的最后20年间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全球性变局。不仅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受到“福利国家危机”的影响,开始重新思考和采取措施寻找出路,而且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历社会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无一不遭遇发达国家的正规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转而探索适合自己国家的新道路。
贫困治理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