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制度目标     检索到  43667  条相关信息

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目标可以分为首要目标和附属目标。首要目标主要包括充足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和稳健性,附属目标主要是指促进经济发展。本报告根据上述指标分析了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目标。在充足性方面,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平均替代率逐年下降,目前大约为48%,作为第一支柱,该替代率水平尚可接受,但应该大力建设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在可负担性方面,我国基本养老保...

作者:邹东涛 李欣欣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社会转型和断裂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下岗失业问题,必须要有制度化的解决方法,这就是从现实出发、以目标人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设立并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本书通过详细的田野调查,试图通过揭示制度目标人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在实践中的互动过程,来进一步捕捉社会保障制度在实际中的运作逻辑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孙立平 郭于华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来源:《学习与实践》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共同富裕;相对贫困;制度治理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开放型经济是21世纪各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已经成为席卷世界各国的经济大潮。建设开放型经济,是一国、一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具体体现。开放型经济要求一国、一地区的经济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要求充分利用国际条件,开拓国际市场,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必须顺应的历史潮流。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关键词:

城市低保制度目标定位过程中家计调查方法对提高制度目标定位效率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尚需进一步改进与调整。文章从目标定位及家计调查的理论基础出发,论述了现行城市低保制度的家计调查方法的应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家计调查方法并进一步提高城市低保制度目标定位效率的对策。

作者:祝建华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低保制度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发挥着兜底保障、维持稳定、资源再分配的功能,是常态社会治理能力的体现之一,是贫困治理的重要保障。目标定位作为低保制度的重要环节,其实际执行过程凸显了治理的困境。文章阐述了低保制度目标定位方法设计,分析了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目标定位过程中出现的“宁漏勿错”与“宁错勿漏”的两难困境。社会治理中的惯性行政思维、审计压力、基层创新动力...

作者:祝建华 邓茜钰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围绕农村金融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鲜明的学术观点。但由于农村金融制度本身内容的复杂性引发的学术讨论较多,所以难以做到全面分析。因此,本文主要对学者们70年来针对农村金融制度讨论较为热烈的四个问题,即“农村金融制度的贡献”“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农村金融的供求关系”“农村合作金融”进行了系统...

作者:蒋永穆 王瑞 豆小磊 邓有根 刘润秋 卢洋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1979年开始的我国农村第一步改革,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推广,实质上就是农村土地制度,尤其是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但是1984年以前,理论界对第一步改革讨论的角度或侧重点并不是土地制度,而是农业经营体制或方式的变革。而明确、深入地讨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大体上是从1985年开始。因而,土地制度改革基本上被看作是农村第二步改革讨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就19...

作者:曲福田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