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文从乡村传播的研究视野出发,遵循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范式,以“创新扩散—发展变迁”的发展传播主导范式为基本框架,以村落品牌消费变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后发展地区乡村的民族志研究,探究品牌在乡村传播扩散的途径及结果,分析并阐释后发展地区乡村品牌消费在宏观和微观上的变迁特征。
本文试图勾勒一幅上坪村村民现实生活和传播活动发生场域的全景图,它是上坪村村民品牌消费的主要展演空间,以为后文的观察和分析提供可参考的地理和历史坐标系。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从生产向消费的逐步转型,品牌开始渐次进入乡村。作为一种外来的新事物,品牌是通过哪些途径逐渐进入村民的日常生活?这些途径如何影响乡村消费者,让其接受这一新事物?在扩散过程中,村落社会系统中各种“地方性”的要素和条件,如何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对传播形成制约?针对上坪村村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电视、网络、身边的人推荐是他们接触和认知品牌的三大途径,而购物空间则是...
品牌从城市扩散到乡村,对乡村消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乡村品牌消费呈现“跃迁式”的转型发展特征。“跃迁”既表征着乡村品牌消费的巨大变化,也概括了乡村品牌消费跨越式、压缩化的发展进程。
村民多元的品牌消费行为和多元的身份想象,指向这样一种社会现实:一是村民共同的身份意识,即身份是流动的,品牌消费可以成为身份自我建构的主要方式;二是村民共同的消费向往,即对城市化、全球化品牌消费的向往;三是村民共同构建的流动的、弹性的乡村格局,即将消费认同的维度加入乡村刚性的传统差序格局中,形成更具流动性、弹性的乡村共同体。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乡村多元、流动的消费共同体正...
通过对上坪村品牌消费的深描,笔者对乡村品牌消费的传播途径、文化变迁、认同实践进行了考察,形成以下四个基本结论:第一,代化进程中村民在艰难而执着地追逐着品牌消费;第二,乡村传播强力引导着村民品牌消费文化转型与变迁;第三,村民的多元身份认同对应品牌消费解构与多元呈现;第四,品牌消费追求的趋同折射村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
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舆论关注热度继续大幅提升,短视频和微博平台传播量占比达七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信用监管、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农资打假高压严打护农保安全等重点工作进展及成效受到舆论广泛关注,热点事件高效应对和处置获舆论认可,境外食品安全事件频现网络,公众对国内食品安全信心提升。2022年仍需警惕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质量安全新老谣言引发的舆情风...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以其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持续的发展后劲成为商家抢占市场的焦点,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但绿色消费在我国规模仍较小,绿色产品的开发力度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新时代,我国政府应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从而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绿色环境宣传教育,促进绿色消费发展;二是要节约资源,注重绿色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三...
淮安市盱眙县穆店镇为了推动镇域内现代农业产业的迅速发展,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大棚果蔬种植。采用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旅游休闲采摘集聚区,促进本地就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实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采访了李臣果,中共党员,现任威宁益民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201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曾先后就职于黔东南州教育局、贵州工贸职业学院,2015年创办威宁益民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线上销售的新模式,将威宁土豆、苹果、苦荞、党参等10余种农特产品推广并销售到全国各地,2019年实现公司销售额达1071万元,带动100多人就业。此外,他还创办了可容纳50家公司的创...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