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时期新型城镇化与相关政策的推进,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呈现地方性和阶段性差异。本文围绕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重新定义、新型城镇化进程背景下的人口政策、差别化落户政策下的流动儿童教育三大模块,递进式阐述了中国流动儿童在新型城镇化进程背景下的教育现状、趋势与挑战。本文建议要落实中央要求,以常住人口为指标来制定公共服务和资源配置规划;从基本公共服务普遍性原则出发,更要关注社会底层群体;流入地城市的流动儿童教育需扩大学位供给、简化积分项目与入学程序;实现信息公开与数据共享,精准提升流动儿童的公共服务水平;重视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进一步推进与完善流动儿童异地中考与高考制度改革;倡导社会大众关注和接纳流动儿童,促进流动儿童完成社会融入。
<<
韩嘉玲:女,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讲座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人口迁徙、农村教育、社会发展等。从1991年开始从事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发展与支持网络的工作与研究,投身于贫困弱势人群教育与社会发展等实践项目,主持多个国家级课题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移民组织(IOM)等国际组织的项目。先后获得“中国消除贫困奖”之科研奖、首都“巾帼十杰”称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