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为实现社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坝村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途径为:守好生态底线,促进自然资本保值增值;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做好生态认证,促进生态产品价值提升;坚持多方联动,促进生态红利共建共享。长期积累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使关坝村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仍面临生态补偿机制仍不完善、生态产品开发缺乏整体性考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关键技术尚未得到突破等问题,为此,提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补偿机制、强化统筹开发拓展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充分借鉴经验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等建议。
<<
杜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生态、生态经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实习研究员。近年来主要从事农村经济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推进农业大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研究”中的子课题“农业大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政府支持政策创新研究”,以及“鱼凫田园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建设规划(2014~2016年)”“成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成都平原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成都市推进农村市场化的实践与制度创新研究”“温江区建设西部城市副中心研究”等课题研究,发表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区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等学术论文。
冯杰:北京市海淀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
周惠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
朱晓迪: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
吴云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