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是强调食物和药物关联性的一种中国传统医学理念,在现代科学研究的验证下,已受到普遍认同。2021年《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公布,截至目前共收录106种食药物质。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有39处遗产地拥有药食同源作物21种。这些资源不仅具有健康价值,还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方式紧密相连,具有作为旅游资源的潜质,可以满足游客对健康饮食和传统文化体验的需求。本文探讨了药食同源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定位和利用途径,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药食同源资源的开发,不仅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均具有积极影响。
<<
修宇: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科技与研究生培养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访问学者。曾任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奥运村部餐饮服务处专家,牵头制定运动员菜单,在对接国际奥委会和推动大型活动餐饮运行中国方案的国际化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主持或参与完成“首都餐饮文化资源内涵挖掘及传承创新途径研究”“冬奥村(冬残奥村)智慧餐饮运营管理模式构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和多项局委办及横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撰写教材4部。
孙业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副院长,管理系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高访客座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生态文化协会理事,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专家,以及《旅游学刊》副主编,Tourism Management和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编委等。致力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乡村旅游、遗产与文化旅游、可持续旅游、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文化和旅游部项目、农业农村部相关项目等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9部;曾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科学研究贡献奖”、文化和旅游部优秀研究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等。
陆京凤: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
赵靖蓉: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旅游职业教育。
付娟: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