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遗产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不仅留存了乡村历史记忆,也是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资源。2024年是中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了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为乡村遗产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乡村遗产旅游提供了新的动力。新质生产力所涉及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不仅显著提升了乡村遗产旅游的服务品质与效率,还极大地丰富了...展开
乡村遗产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不仅留存了乡村历史记忆,也是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资源。2024年是中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了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为乡村遗产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乡村遗产旅游提供了新的动力。新质生产力所涉及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不仅显著提升了乡村遗产旅游的服务品质与效率,还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产品的种类与内涵,推动乡村遗产旅游体验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与专业化。《中国乡村遗产旅游发展报告(2024)》全面总结了2024年乡村遗产旅游的发展进展,并结合实践案例提出未来发展建议,未来应注重乡村遗产旅游高质量发展、生产力革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以实现乡村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乡村遗产旅游发展报告(2024)》是“乡村遗产旅游绿皮书”系列的第二部,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研究和案例研究四个部分。总报告深入剖析了新质生产力助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和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未来乡村遗产旅游的发展路径。分报告分别总结了2024年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和传统村落旅游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政策支持以及发展策略等。专题研究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和传统村落旅游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了虚拟空间下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认同框架、农业文化遗产地药食同源资源与旅游开发、梯田类与茶类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形象感知差异、乡村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实践、民族地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及京西传统村落的文化基因和文旅发展导向。案例研究则主要针对浙江桐乡蚕桑文化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江西婺源篁岭晒秋、浙江衢州碗窑村和广东省茶山镇南社村的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为乡村遗产旅游发展提供了实践案例,为乡村振兴以及乡村遗产旅游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与指导。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