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老年劳动参与是全球范围内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典型国际经验,对于老龄化规模和速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中国而言,尤为重要。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从老龄化程度来观察,中国的老年劳动参与率不仅低于欧美、东亚等发达经济体,而且低于相应老龄化程度的全球平均水平。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养老金方案、消除歧视、补助企业、老年人就业优待等政策是发达国家促进老年劳动参与的普遍经验,但政策效果具有地区性差异。日本在人口达峰前后适时逐步调整法定退休年龄显著促进了日本的老年劳动参与,并广泛强调从事有经济产出的“终身劳动”价值观,对中国促进老年劳动参与的政策实践具有借鉴经验。中国“退而不休”的现象普遍,为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提供了政策实践的现实基础。中国通过将延迟退休政策与弹性退休制度相结合,改革养老金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老年人就业服务机制,政策补贴与权益保障并行,促进老年劳动参与,以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老年人力资源。
<<
屈小博: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转变、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