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劳动供给     检索到  29330  条相关信息
来源:华文出版社发布时间:2023-08-14
关键字:不发达地区;农户;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研究;中国

本章主要从微观层面讨论在社会变革中,农民行为的特征,另外研究关于闲暇性质的核心假定,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已经成为一种能为农民带来正效用的正常商品,并提供经验证据对此进行说明。

作者:吴伟伟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整体来看,东北地区少子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降低,劳动力供给不断减少。20世纪90年代的低生育率开始反映在劳动年龄人口的补充不足上,而持续的低生育率加剧了少子化问题,少子化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程度,老年人口比重逐年稳步上升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收缩,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东北地区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劳动力供给减少。在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中,...

作者:侯建明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家庭责任被普遍认为是妇女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弱势地位的重要原因,但国内关于家庭劳动时间影响工资收入的直接证据还很少。本文利用1989~2009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追踪调查数据,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控制个体异质性并修正家庭劳动时间的内生性,以便准确把握家庭劳动(家务和儿童照料)与工资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务劳动和儿童照料时间对小时工资没有显著的惩罚效应,研究结果...

作者:卿石松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就业是评价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客观标准。准确把握“十五”期间中国劳动力供给、需求及其失业状况,做好就业与失业的统计工作,不仅能够使我们摸清劳动力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家底,而且能够客观地反映失业人员所处的状况,从而为制定就业政策、失业安置与保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对整个国民经济形势进行总体判断和科学预测。评价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民劳动参与状况。...

作者:侯善学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为了解东北地区未来劳动力供给的变化趋势,本文在对人口出生、死亡、迁移等因素进行合理假定的基础上,确定了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劳动参与率的影响,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期数据,首先通过常用的人口预测软件PADIS-INT分别预测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2020~2050年的人口规模,然后加总得到东北地区的人口规模,最后结合同期劳动参与率预测东北地区...

作者:侯建明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当前公共性职业技能培训的供给数量和质量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培训需求。劳动者个体和用人单位对公共性职业技能培训都有很大需求,但是又存在实际购买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我国在职培训应该坚持低端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以政府为主体走多元供给的模式,高端就业群体职业技能培训供给选择以企业和市场为主体的模式。

作者:郑路 戈艳霞 徐玲 沈纪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解决职业教育技能人才供给问题,应切实推行校企深度结合,激发企业参与热情,增强职业学校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制,结合产业转型人才需求,提高财政经费使用绩效,提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能力。

作者:郑路 戈艳霞 徐玲 沈纪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