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书的引导部分,分别从中国对外援助三个阶段、三个共同体版本的嬗变,再到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发展共同体的形成和挑战两个维度对比阐述了国际发展共同体对于不同发展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的塑造和影响,从而凸显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共同体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必要性。本部分还介绍了本书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并对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章节结构和内容进行介绍。
<<
徐秀丽:徐秀丽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领军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科全球治理工作组成员、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理事、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副理事长。研究领域为:发展知识、全球发展治理、“一带一路”与中非发展合作。她在World Development、《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国内外顶尖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与一般项目。
李小云:李小云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他长期从事国际发展与非洲发展、贫困与乡村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发表中英文论文200余篇,出版了《贫困的终结》、《发展援助的未来》、《新发展的示范: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微观叙事》、《国际发展援助》系列丛书等20余部著作。他还是国际发展、扶贫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实践行动者,探索出了中非“小技术 大丰收”“河边脱贫模式”“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模式”等行动范式。曾获中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1)、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2021)、文津图书奖(2022)等荣誉或奖项。
马俊乐:
王瑞:
孙进:
徐加:
富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