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是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产量连续4年突破700亿斤,位居全国第六,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草食牲畜存栏量突破7000万头只,羊肉、牛肉、牛奶、羊绒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1/5、1/10、1/5、1/2。内蒙古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可是,目前在夯实国家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面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例如,农牧业完整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农牧民增收难度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续管理难度极大、粮食产后损失较大、农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奶业亏损面扩大、奶酪产业未形成、RCEP对奶业的挑战加大、活牛价格未好转、肉牛养殖户亏损严重、进口牛肉对国内养殖户冲击、新纤维面料对羊绒带来较大冲击、培育发展农牧业新质生产力难度较大等。需要深入挖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缓解、解决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面临的问题,加快内蒙古从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的进程,持续夯实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国家大食物观作出更多内蒙古的贡献。
<<
韩成福: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农业农村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牧业经济、乡村治理。2017年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咨政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10次,多篇报告被相关部门采纳。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粮食增产问题研究”(批准号:12CJY060)1项,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降低种粮成本研究”(批准号:2022AZ02)、“全方位夯实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安全保供根基的研究”(批准号:2023WT27)、“内蒙古振兴奶业战略研究”(批准号:2021NDB121)、“内蒙古乳、牛羊肉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批准号:10C026)等7项。《把锡林郭勒盟打造成为我国特色奶酪供应基地建议》《把阿拉善盟打造成为我国驼奶供应基地建议》《深度开发我区非转基因大豆的发展潜力》《我区奶业振兴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关于我区牧草种植业发展的建议》《应对市场寒潮 纾困奶业经济——关于我区积极应对奶业经济新形势的对策建议》等多篇研究报告在相关单位内参发表。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中国乳品工业》、《中国畜牧杂志》、《中国乳业》、《农业展望》、《农民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民族报》等期刊和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20多篇。出版合著《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约束与粮食增产问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