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

  • 报告作者:吴雨星
  • 所属图书: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研究
  • 图书作者:吴雨星
  •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 所属丛书:哲学与社会发展文丛
  • 报告字数:28002字报告页数:33页 报告大小:

文章摘要

我国乡村振兴的理论指导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乡村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及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文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乡村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其对中国共产党乡村发展思想的影响,并详细阐述了老区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论述,强调了生产力发展在乡村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国,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乡村发展思想,尤其是强调了农民在乡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创新,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作者简介

吴雨星:博士,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讲师,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研究员。202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老区发展、乡村振兴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1项,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研究基地委托项目1项、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科研与决策咨询项目(重点项目)1项、福建民政政策理论研究重点委托课题2项、福州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调研课题3项,主持政府、社会委托横向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