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述了中国贫困治理的政策实践和发展演变,并对脱贫攻坚时期中国的相关制度安排进行了梳理。就贫困治理的制度设计而言,中国展现了中央政治集权与地方经济分权并存的特性。中央集中统筹,不仅设定了明确的脱贫目标和时间表,还通过脱贫攻坚目标责任制传递其政策意图和治理目标,对下级党政领导施加激励和约束。在下压脱贫攻坚责任至县级政府的同时,中央通过加强干部选任、考核和监督机制增强政治激励,通过创新党政正职稳定制度克服短期行为导向,并通过扶贫专项资金制度赋予县级政府财政资源和审批权限,最大限度地激励地方政府落实中央扶贫政策目标。这些制度共同构成了脱贫攻坚时期地方政府治理的制度基础,直接塑造着地方官员的行为决策模式。由于脱贫攻坚绩效是政府官员施政的结果,对脱贫攻坚绩效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必须嵌入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体制中进行。
<<
杜娟: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理论、中国语境下的公共治理。论文发表于Public Administration、Public Management Review、The China Quarterly、《公共行政评论》、《公共管理评论》等期刊。研究成果获首届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国际学术会议(ICCPS)最佳论文奖、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入选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担任Public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