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法律与政策对合作社益贫性的引导价值

文章摘要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和合作社的发展实践,学术界对这类组织的性质、价值、功能、内部治理机制、盈余分配方式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根据既有研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角色的界定,可以将研究成果分为两类:一类研究将合作社视为特殊市场主体,特别关注合作社对其社会责任的承担,并对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社区发展、帮扶弱势群体等方面的功能进行了探讨;参见李长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研究》,《法商研究》2005年第4期;唐宗焜:《合作社功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苑鹏:《合作社与股份公司的区别与联系》,《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苑鹏:《对公司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探讨——以北京圣泽林梨专业合作社为例》,《管理世界》2008年第7期。与此相对,另一类研究成果则更强调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的一般性,研究的重点是合作社盈利能力的提升,即合作社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谋求经济利益的增长。参见黄祖辉、扶玉枝、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7期。基于这种经济学视角的判断和研究方法,这类学者往往认为应从扩大合作社的经营规模、提升合作社领头人的企业家才能和成员的人力资本等方面提升合作社的经济效率。这两类学者虽然对合作社的组织性质有不同的判断,然而由于实践中合作社普遍表现出公司化的倾向,因此两类学者关注的重点都集中于市场力量对合作社的引导,区别仅在于前者更关心市场力量的作用对合作社社区服务功能的削弱,而后者更乐于解释市场力量作用下合作社功能变异的合理性。本研究将对现有研究中涉及的合作社这两方面的特征分别进行分析,描述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在一般性引导下的发展趋向及在特殊性影响下的别样选择,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相关法律和政策在合作社进行发展道路选择时的特别作用,即重点关注与市场力量相对的作用力——法律和政策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任大鹏: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农村法制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任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草案起草工作组成员。研究方向:农业与农村法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近百篇。著有《农村政策与法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导读》、《新农村:管理民主》等多部著作。

王敬培:王敬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生。

仝志辉:仝志辉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转型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出版学术专著4部,论文多篇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战略与管理》等权威期刊发表。长期从事农民合作社研究和乡村政治社会研究,对智库和“社会科学研究参与立法咨询”长期关注。2010年在《社科要报》发表有关《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的内参,得到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成功组织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订的专家内部讨论会,全国人大农委和法工委相关人士参加,国内主要的合作社法研究专家参与讨论。